伴着秋收的欢愉艺术节来了
本版配图分别为即将于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的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之夜》与中央芭蕾舞团《敦煌》本期图片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提供版式设计:张夏
本报首席记者 柳青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来第20个年头。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着新世纪而生。20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一系列文化利好政策,艺术节从最初的剧目展演平台,发展为当下上海的文化旗舰品牌,集新作首演、扶持青年、演出交易、艺术教育和群众文化于一身。今年艺术节期间,将有45台中外剧目展演,“扶青”计划的委约和邀约作品共计36部,109场“艺术天空”演出覆盖上海16个区,100多场艺术教育活动走进大中小幼校园。这一系列数字体现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然具有的成熟质感。
1999年秋天,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演出《茶花女》,是英国皇家歌剧院在上海的首秀。近20年过去,艺术节的精耕细作,让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名家名团相继到访,成了演出市场的常态;更重要的是,观众视野不断开阔,舞台边界一直在延伸。
在今年的展演剧目中,波兰舞蹈家在现代舞中融入戏剧语言,把荷马史诗《奥德赛》改编成舞剧《丰收》;格鲁吉亚艺术家以不戏仿、不解构、不癫狂的方式,演出莎剧《皆大欢喜》生动的喜悦;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的《俄狄浦斯》,整合了两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代表作——艺术家们对经典的多角度诠释给“西方正典”带来了新的观看方式。
上海话剧中心和希腊艺术家合作话剧《厄勒克特拉》,挑战极少在中国舞台上出现的古希腊悲剧;绍兴小百花的新剧《王阳明》,展现王阳明从平凡人走向儒学大家的人生历练,尝试越剧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双重突破——这些作品让观众看到中国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跨过边界。
更振奋人心的跨界,则是在今年的艺术节舞台上,人们将看到爱好者也能成为创作者。2010年,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自发成立彩虹室内合唱团,团员是社会各界的合唱爱好者,他们唱红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神曲”,今年,这支合唱团成为第一支以民间、非专职身份登上艺术节舞台的团队。同样以“非专职”身份登台的还有《海棠依旧》,这部话剧饱含真情地回望了老一辈故宫人在战争年代捍卫文物的“长征”,它的特殊在于,从编剧到演职人员,都是故宫的工作人员。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经20年积累,秋收的舞台上,名家名团的光芒自然炫目,而打破爱好与专业的壁垒,让生活和创作互为渗透,这是同样美好的结果。为何我们年复一年地在这个季节期待艺术节的开幕?因为在这方舞台上,有普通人向往的远方,更有普通人能实现的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