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展演与活动 > 展播

《大树西迁》教育部专场演出举行 陈宝生接见剧组主创人员

2018-03-24

        3月12日下午,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专场演出在教育部举行,生动再现了交通大学西迁的光辉历程,艺术展示了共和国几代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崇高品格。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彬等观看演出。
        《大树西迁》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以上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从沿海大规模西迁内地为背景,通过主人公50年情感嬗变,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全面反映了老一辈交大人筚路蓝缕的“西迁精神”,生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崇高境界,激情唱响了知识分子勇担大任、实干兴邦的英雄赞歌,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演出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陈宝生在接见时说,感谢剧组深入挖掘、继承、弘扬“西迁精神”,给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食粮。“西迁精神”是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大学西迁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报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教育部将在教育系统持续掀起学习传承“爱国•奋斗”精神的热潮,汇聚起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让历时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掌声不断。当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用长达数十分钟的一大段秦腔咏叹调,完美展示出剧中主人公孟冰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西部建设的心路历程时,观众掌声雷动,既为秦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喝彩,更被剧中所诠释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深深感动。
        “真的很受感动!”中国教科院宋时春表示,面对祖国的召唤和国家建设的使命,西迁人牺牲小我、奉献报国,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剧情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人物刻画细腻丰满,使我们对主人公的情感纠结感同身受。但即便有波折,他们依然做出了留在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选择,始终将国家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今天的我们更要弘扬和传承这种精神。
        教育部国际司亚非处的刘维表示,交大西迁人选择扎根建设大西北,这种精神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党的十九大对今后五年乃至未来几十年国家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谋划了长远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西迁先辈的精神,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天地作广厦,日月作灯塔,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这句话我认为应该作为教育战线所有同志的座右铭,让其在今后的工作和事业中鼓舞我们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没看戏剧之前,80岁的教育部离退休干部赵素春就得知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回信的事,当时就感触颇深。她说从这件事能感受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关注和重视。今天又现场观看了演出,更是被交大西迁人的爱国奉献所感动。中国走进了新时代,这种精神将对指引当代青年人在新时代如何更好的奋斗报国起到积极影响,意义深远。
        “看完感触最深的两个字,是奉献。”教育部新闻办郝志方表示,“就是戏剧里面说的,‘天地作广厦,日月作灯塔,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西迁老教授们把自己的一生,把子孙后代都奉献给大西北的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年轻人当作奋斗理想,学习和传承的。”
        教育部经费监管中心杨芳表示,该剧饱含着家国情怀,给人启发,催人泪下。主人公一家三代将祖国建设事业融入血液,并将之作为人生的至高理想,不怕苦,不怕难,甘当领头羊的这种大无畏的高尚精神,值得被歌颂、被学习。它传递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是极好的精神食粮,是当代青年学习的典范。
        教育部党组成员、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和驻部纪检组党员干部1100多人集体观看了演出。

0

  • 上一篇:第五届亚洲艺术节在京开幕 歌唱家乌日娜助阵
  • 下一篇:走进天山脚下艺术家摇篮,阳光少年全疆大型少儿美育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