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登上热搜,引发持续讨论。钢琴销量究竟如何?学钢琴的学生变少了?昨日,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钢琴经销商、教培机构、学生家长,一探钢琴行业在多种因素共振下出现的新动向。
部分琴行难以为继
说到钢琴,在不少人眼中代表着高雅艺术,堪称西洋乐器里的“战斗机”。
“往前倒推四五年,钢琴销售确实很火。一些知名品牌钢琴一到货就脱销,有的还要提前预订。”昨日下午,市区濠西路一家琴行的负责人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叹了口气,“那种好日子如今是一去不复返喽!过去我曾一周卖出五六台,现在一周卖出一两台我就满足了。”
在我市友谊桥附近的晏园小区周边,迄今仍有明星琴行、星海琴行、天韵琴行、乐王琴业、群星琴行等多家琴行,它们,无一例外地见证了通城曾经火爆的钢琴经销商的春天。
记者对这些琴行的一路探访表明,“今不如昔”确实是这些经销商的普遍状态;为了应对钢琴销量下滑的态势,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在苦觅应对之策,譬如,销售价格往下降、利润收入再压缩;员工被迫再减少,营运开支再调整……总之,生存是硬道理,没有生存谈何发展?
“不管从业人员承认不承认,重新洗牌的格局和态势来了。”一家琴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行业内,品牌知名度高的、门店规模大的、抗压能力强的琴行还好些;一些经营规模较小的、品牌价值不高的、营销战略不佳的就尴尬了,正在接二连三地关门倒闭,被这个市场悄然淘汰。”
存量钢琴亟待消化
“我们在市区开办有四家分店,目前来说,整体状况还行。”昨日,记者在友谊桥附近的明星琴行店内和一位工作人员闲聊时,他坦言,“在多重叠加因素的共振之下,从整个钢琴行业来说,生产端、销售端、消费端都面临着新的状况。”
记者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折射出钢琴生产商的“好日子”渐行渐远:海伦钢琴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21.99%,公司承认市场需求疲软是业绩大降的主因。珠江钢琴亦如是,该公司营业收入大降31.47%至9.02亿元,盛况不再。
在电话连线国内一家钢琴企业的营销工作人员时,他告诉记者,“国内钢琴市场已处于存量时代,两年前中国的钢琴保有量已高达900万架,这么大的体量,专家分析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将这些剩余产能完全消耗。”
钢琴培训生意下滑
“学员数量减少得比较厉害,非周末的时间段学生人数不断减少。虽然眼下还能维持,但以后的情况还真的不好说。”昨日下午,记者在宝声广场的一家音乐教培机构采访时,一位工作人员如是介绍。
记者走访的另外几家艺培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疫情期间对艺培的打击是最大的,走出疫情后,预期中的反转并没有到来,只能说生意有所起色。“不是哪一家的问题,是整个钢琴培训行业的生意都难做了,整体效益下降。除了艺考生中考加分政策的取消截断了功利性外,家长们如今也不再热衷于送孩子来学钢琴,因为他们为孩子们作出的选择更为多样化,譬如,选择吉他和小提琴,或是选择古筝古琴等等其他民乐,这些也分流了不少学员。”一位教培机构工作人员说。
教培机构工作人员的观点,在采访中也得到学生家长的验证。
“一般而言,孩子学习钢琴最佳的年龄段在4至6岁。我没有为女儿选择钢琴,而是选择了吉他。”在市区一家商场工作的曾秀梅告诉记者,“女儿明显表现出对吉他更有兴趣,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就职于一家企业的何娜女士认为,尽管钢琴培训的价格有所下降,从过去的每节课300元左右降到如今的200元左右,但一年下来至少也要万元,这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个负担。“身边的同事思想观念都转变了,男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学打篮球和踢足球,女孩子学习唱歌或美术,小家伙们都挺开心!”(南通网 记者: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