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手找不准自己在乐团的位置,到现在排练两次就能达到音乐厅上台演奏的水平;从靠刷信用卡发工资度日,到如今工资待遇逐步提高。十年来,作为民营交响乐团,在没有任何社会赞助和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北京管乐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北管交)靠着一步一个脚印的艺术探索和市场的摸爬滚打,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有滋有味。在7月18日北管交乐团十周年纪念会上,团长、艺术总监李方方发表了题为“因热爱而奋斗”的讲话。短短6个字,涵盖了李方方成立北管交的初衷,以及他这十年来的努力。
北管交是目前国内第一支职业管乐交响乐团,从2009年成立至今,演出近千场,演奏过的作品在500部左右,乐团逐渐成长为具备艺术生产能力、被业内认可的成熟职业乐团,并积累了大量粉丝。
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李方方谈及乐团十年的成绩时表示:“北管交只是种下了一颗种子,管乐交响乐的发展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才会长成参天大树。”
一腔热情
武警军乐团团长转业成立北管交
成立北管交之前,李方方在武警军乐团工作了30年,做了12年武警军乐团团长,他也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设计者。成立北管交的想法源于两次留学经历,上世纪90年代,李方方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留学,他形容这次留学经历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军乐团主要的任务是礼仪,而管乐交响乐主要是在音乐厅里演奏。此前,中国的管乐队是以军乐队的形式存在的。到了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我才知道,原来管乐交响乐是这样的啊。”
2000年底到2003年,李方方又获得了去亚利桑那大学福克斯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他觉得,“管乐交响乐实在是太迷人了。什么时候中国能有一个职业的管乐交响乐团,在音乐厅演奏可能中国音乐家都不熟悉的如此优秀的作品。”这个想法让李方方异常激动,回国的几年中,他寻找一切可能,全身心投入到了管乐交响乐团的筹备中。
2009年,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正在犹豫是否继续留在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做老师的庆格勒泰看到了北京管乐交响乐团的招聘启事,动了来北京的念头。幸运的是,酷爱古典音乐的爸爸并没有阻止他离开稳定的教师岗位奔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是非常支持儿子的选择。有了家人的支持,庆格勒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乐团工作。
李方方非常清楚,建设一个乐队有三要素:人、乐器和乐谱,而人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对乐团的招聘,李方方非常重视。他找来了很多专家做考官,而且实行的是拉幕考试,就是为了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现代管乐交响乐团有一点非常重要,每个声部都要求演奏者是独奏家的水平,这非常难。而且管乐团演奏员的工作量、演奏作品对乐手的要求有的时候比管弦乐队还高。大量现代作曲家为现代管乐交响乐团写东西——管弦乐团、交响乐团在演奏昨天,当代管乐交响乐团演奏的是今天,甚至是明天。所以我们考试是希望招到最好的乐手。”
当头棒喝
好乐手在一起不一定有好乐团
作为一个完全自负盈亏的民营职业乐团,十年来的风雨故事自然不少。然而李方方并不愿意过多地表露十年来经历的困难和焦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既然你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有再多的困难也要扛过去。”
乐团成立之后,李方方告诉了自己的老朋友、当时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陈平院长很信任他们,于是乐团的首场演出就安排在国家大剧院。刚成立就被国家大剧院邀请演出,这让全团的乐手们都喜出望外。然而现实把他们从喜悦的高峰上拽了下来。
“第一次排练,一下棒,第一个声音出来我的心里就有点凉。都是好乐手,都是国内各大高校非常优秀的毕业生,但优秀乐手凑在一起不一定就是好乐团、就有好声音。他们在学校里有大量的室内乐、重奏、管弦乐队、交响乐队的实践,而管乐团的合奏课不是很多。音响的平衡,乐手的角色、作用……他们没有这个概念。”
没办法,李方方从平衡的金字塔原则开始讲起,从乐队的平衡、融合开始训练,让这些年轻的乐手慢慢懂得了在管乐交响乐团的声音体系和自己在这个声音体系中的正确位置。这个过程,用庆格勒泰的话说好像又上了一遍大学:“我们上午排练三小时,下午没事我基本都在家练习、消化。”
首场演出是在2009年7月12日,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第一次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当时真的挺激动的。很兴奋,而且很紧张。”庆格勒泰在西安音乐学院的老师还专程开着车从西安赶到国家大剧院,看庆格勒泰的演出。
生存问题
发工资才意识到钱的重要性
国家大剧院首演成功,让乐团经历了短暂的喜悦。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却愁坏了李方方,“钱从哪儿来呀?”
好在注册乐团时所需注册资金是李方方自掏的腰包。他把这些钱拿出来,好歹先把工资发了下去。李方方透露:“花完了之后,家里倾家荡产也得弄钱啊。我老婆也借钱发工资。有一次,第二天要发工资了,账上就3000块钱。怎么办?想办法,该借的借。”
这样的日子大概维持了一两年。从第三年开始,李方方意识到有一种东西叫“市场”。通过朋友介绍,他开始结识演出商、剧院经理,学着谈演出,做营销,签合同……
李方方曾经听过一个营销讲座,里面说新企业的规律是5年持平、7年微利,再往后就好了。北管交成立十年几乎跟这个路径一模一样。5年开始基本持平,到第七年有了微利,可以给员工涨点工资了。
“北管交所有艺术家的工资、社保没有任何社会赞助和政府赞助,全是我们一张票一张票卖出来的。一个50人左右的交响乐团能够生存,是个奇迹。”乐团十周年纪念会上,李方方骄傲地说。
寄语未来
由国内第一家到亚洲头部乐团
成立的前两年对于北管交来说是最艰难的日子,但好在当时还有一些演出邀请作支撑:国家大剧院的商演,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等零零散散的演出。
十年来,北管交在国外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7月18日晚,“岁月回响”北京管乐交响乐团建团十周年特别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演出完几个小时,已经有人把当晚的音乐会放到社交媒体上了,美国管乐作曲大师马斯兰卡的儿子还给李方方发来了祝贺短信。而经过十年的发展,乐团的艺术创作也由原来的无意识到有规划——有了演出才排练,签了合同才进行生产。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受国家大剧院之邀,北京管乐交响乐团参与了20多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的幕后乐队工作。
谈及下一个十年的期待,李方方表示,希望再用十年的时间把北管交做成亚洲或者东亚排名靠前的乐团,“管乐交响乐团还是比较新的乐队媒介和乐种,是今天和明天的艺术,是非常迷人的。尽管我们也演奏很多古典的东西,但它还是新的东西,是个朝阳事业。我们只是种下了一颗种子,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才能使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