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省际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记支教音乐教师李延文

2006-11-09

  从牡丹江市区乘车,沿201国道一直向西,3个小时后,汽车便到达宁安市镜泊乡大坝渡口。再转乘半个小时的渡轮,接下来在6公里崎岖的山路上再行驶15分钟,接近4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才到达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宁安市湖西中心小学。
  
这一行程,牡丹江市铁路第一小学的音乐教师李延文每十天就要经历一次,他是8月28日牡丹江市开展支教行动以来,支教地点最为偏远的教师之一。
  尽管路程遥远,尽管条件艰苦,但这一切在李延文看来却很值得他教这里的孩子懂得了音乐。
  希望到最偏远的地方去支教 

  
10月10日,为了采访李延文,记者赶往宁安市湖西中心小学。
  
湖西中心小学在宁安市镜泊乡湖西片的东大泡子村,与吉林省边界仅有六七公里的路程,和湖西片其他8个自然村形成一个湖中小岛,与外界隔湖相望,进出都离不开渡轮,交通十分不便。
  
李延文是主动要求“希望到最偏远的地方去支教”的。他告诉记者,是音乐人的简单和理想,是教育世家从小的熏陶,促使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他的想象中,最偏远地区的学生,对教育的渴望往往也是最强烈的。但他当时确实没想到,要到自己要去的学校,竟然还要乘船,他竟成了这批63名支教老师中唯一需要乘船到学校的老师。
  “上船时天已经黑了下来,黑黢黢的湖水,在月光下泛着阴冷的光。下了船,还要走6公里的山路。路两旁是农民的田地,地里种满了一人多高的苞米。农村的夜晚,静得出奇,只能听见蛐蛐、青蛙的叫声,还不时被迎面飞来的小飞虫撞个正着,要是一个人走,还真有些害怕。”李延文这样描述他第一天赶往宁安市湖西中心小学的经历。
  远离亲人只为乡村孩子的渴望
  
因为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湖西中心小学的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住校,学校便根据这些特殊情况,制定了自己的时间安排:每上十天课,休息两天。
  
李延文第一次回家,就是在他报到后的第十天。这期间,年仅6岁的女儿总是打电话问他:“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每当此时,李延文都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去,但他知道,这里的孩子同样需要他。他说,他这所以能安心于这样的环境,是因为与学生们渴求的目光相比,女儿期盼的声音则显得微弱了许多。“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只有依靠参与支教的千千万万的教师去弥补。”
  
李延文的妻子常会群是市二十一中的老师,7月末时刚进行了手术。术后,腰仍时常酸疼,李延文便承担了所有家务。选择支教,便意味着所有家务和照顾孩子的担子又要落在妻子身上。常会群同李延文一样热爱教育事业,当时如果条件允许,她也希望去支教,让自己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她支持李延文,把自己的母亲请到家里,为李延文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也让李延文多了一份对岳母、妻子和女儿的歉意。
  支教改写乡村小学音乐课历史
  随着李延文的手指在键盘上轻盈地跳动,悠扬的音符便充满了整间教室,三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起立。
  
“同学们好!”
  
“你好,你好,李老师你好!”
  
师生之间的问候在歌声中完成。
  
这是李延文到湖西中心小学支教后一个月时,记者见到的情景。李延文告诉记者,当初他在这儿上第一节课时,情况却并非如此。当时,学校里仅有的一架风琴是坏的,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仅仅是会唱几首流行歌曲。
  
李延文说,他在学校上的第一节课是在六年级的课堂。当时教室里很安静,三十几名学生看着他,目光中满是喜悦与好奇。然而,由于这里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简谱中的音符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阿拉伯数字。李延文必须从零开始教起。
  
面对这些天真质朴的孩子,李延文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想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全都灌输给孩子们。
  
湖西中心小学陈相军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一直没有正规的音乐老师。那架坏掉的风琴还是9个自然村的学校合并为湖西中心小学时,合并过来的“资产”。最初,学生的音乐课是由会唱歌的老师教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后来,学校有了一台配合远程教育的电视,于是,每到音乐课,老师就用小推车推着电视到教室去,让学生们跟随伴奏碟学唱歌。
  
李延文没想到,他的到来,改变了湖西中心小学的学生跟随伴奏碟上音乐课的历史。
  
自打李延文来后,学校的上空时常飘荡着悠扬的琴声和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每当听到孩子们的歌声,陈相军总会在心里说:这才像学校该有的声音!
  
校长陈相军时常像开玩笑似的对李延文说:你必须给我教会一两个老师,不然你走了,音乐课又该停了!李延文知道,这是陈校长最重的心事。从此,李延文的课堂上有了六年级的吴金花老师和体育老师刘胜伟的身影,希望在一年后接任音乐课,让歌声、琴声永远飘荡在校园。
  
抓紧时间传播更多的音乐知识
  
李延文发现,这里的孩子其实对于音乐很有灵性,于是,他便想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教这些孩子学一些简单的乐器。
  
很快,学生们就通过各种渠道买来了竖笛、口琴、口风琴,甚至还有十几名学生买了电子琴,五年级的王欣更是把这四样乐器都买回了家。她的父母说:“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只要她想学,只要老师教,我们就支持。”
  
马晨晨的妈妈说,马晨晨自小喜欢音乐,爱唱歌、跳舞,李老师来了以后,孩子每天回家就哼唱新学的歌曲,买了电子琴后,也十分努力地学习。
  
李延文的初衷只是想通过教孩子们学习乐器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学生们学了乐器后,淘气的少了,打架骂人的也少了。每天晚饭后5点半至7点半的两个小时内,是李延文义务教乐器的时间。他总要在电子琴教室和竖笛、口风琴的教室间跑来跑去,指导这个学生指法,纠正那个学生的姿势,忙得不亦乐乎。
  
短短的几天时间后,学生们就已经掌握了基础指法,而且弹奏的有模有样了。
  
李延文说,这次支教的机会十分难得,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这里的老师的质朴,学习这里的孩子的吃苦精神。而且,他希望通过自己,架起城市和乡村两所学校之间的桥梁,让两所学校的孩子能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0

  • 上一篇:2007届东莞市音乐高考术科模拟考试在高
  • 下一篇: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启动2006北京学生乐团音乐季“百所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