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周(2024·厦门)将于3月26日至31日在厦门举办。本届民族音乐周由中央音乐学院、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央音乐学院党委统战部、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厦门市音乐学校协办。
本届中国民族音乐周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方向,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使命,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内涵,以呈现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为主线,全面探索高质高效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思路、新举措,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中央音乐学院团结凝聚全国200余名具有影响力的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专家学者,11所音乐学院民乐系领军人齐聚厦门,策划并举办音乐会、论坛、研讨会、民族音乐进校园、实践研学等16场文化艺术活动,旨在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展示出中国民乐的最高水平和中央音乐学院创作、演奏、教学的专业水准和综合实力,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迈向新的高度,全方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助力厦门市文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音乐周分为四大板块,将在六天时间持续推出“龙腾虎跃”——中国民族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美美与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和合共声”——中国民族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等三场音乐会,“当代民族器乐教学论坛”“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七场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以及对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学,力图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映照传统之美、增强交流合作、推动传承发展。本次音乐周有以下四大亮点:
和合共“声”、美美与共。三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是此次民族音乐周的核心。中央音乐学院派出强大阵容,为高质量演出提供重要保障。音乐会从演出形式、作品选择、演出阵容等方面,集中展现了中国民乐的历史意蕴和当代风貌。参演人员集结了200余位具有影响力的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凝聚了云集中央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等十大乐团(合唱团),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教授,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笛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国家一级指挥、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刘沙,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音乐总监、指挥陈冰教授,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王丽达教授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艺术家悉数登场,以独奏、重奏、协奏、童话剧等多种形式,向人们呈现出由古及今、交融共通的经典精粹,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民乐的最高水平和时代风貌。
百家争鸣、和而不同。学术研讨会是此次民族音乐周的特色。“当代民族器乐教学论坛”和“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的嘉宾汇聚了海峡两岸力量,汇集了民乐名家、专家学者、作曲家、传承人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剖析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一方面,致力于探讨挖掘民族音乐的人文精神和当代创造活力,另一方面,也是海峡两岸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
以美育人、启智润心。“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是此次民族音乐周的基础。中央音乐学院一直致力于发挥教育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合力打造美育新格局。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将走进厦门多所大中小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心灵,春风化雨、以美育人,共同领略传统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
深学笃行、“厦门实践”。实践研学是此次民族音乐周的纽带。此次中国民族音乐周(2024·厦门),通过“生态文明”主题实践研学,走进厦门,切身体验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生机和澎湃活力。
在语言的尽头,音乐开始了。它是共通的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直抵心灵的强烈碰撞,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今年,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个重要年份,中国民族音乐周(2024·厦门)承载着多维度的价值和意义。民族音乐周的举办,不仅是用匠心的传承、落地的创新、完美的诠释和丰富多彩的系列民族音乐活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满足广大厦门人民群众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以优异的成绩、生动的实践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表示:“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彰显文化自信、站稳文化根基、传承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此次在厦门举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周,不仅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盛宴,还是民族文化交融交往的纽带,更是中国文艺培根铸魂的实践,必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