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省际

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上音让佤族音乐走上世界舞台

2023-10-09

  日前,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七届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上,来自云南沧源的佤族音乐“出圈”了。一支由15名云南沧源人组成的“蜂桶鼓舞”表演队走上这项国际赛事的舞台。
  表演队队长李坚强告诉记者,表演队的队员平时一般在家务农,有的人是第二次来上海表演,有的人则是第一次在上海登台,“打鼓、唱歌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排练也是利用晚上或农闲的时间”。李坚强说,这一次,大家都想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蜂桶鼓舞”的豪放美,展示佤族音乐的魅力。
  “蜂桶鼓舞”即敲着“蜂桶鼓”跳的舞。“蜂桶鼓”因形似当地传统的蜂桶而得名,它的制作很有讲究,需取一整段形状和材质较好的树(盐酸树、泡桐树等),把中间掏空,用牛皮把两头蒙上并绷紧,一敲就“咚咚”响,声音洪亮。
  “蜂桶鼓舞”燃爆国际打击乐比赛的同时,由上海音乐学院花了近20年时间学习研究、采风创作、持续打磨的多媒体大型敲击交响诗《司岗里的唿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也在上音歌剧院献演。
  《司岗里的唿唤》是一部以原始生活印记为素材,融合多元文化的打击乐交响诗。作曲家和多媒体主创团队曾四次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采风,对该县境内包括岩帅、翁丁、怕秋、班洪、勐来等地的十多个村寨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的山民、艺人、魔巴、歌手、鼓手进行交流。这些音乐传承着佤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作曲张旭儒在2004年第一次接触沧源佤族群众的歌声,当时颇受震撼。两年后,他再次来到沧源,去了10多个村寨实地考察,收集了这些村寨中所留存的各类民间音乐,开始创作《司岗里的唿唤》。
  2008年,《司岗里的唿唤》在沪首演。“当时很担心,我们一帮人站在台上打击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只是敲、敲、敲,如果观众都走光了怎么办?”出乎张旭儒意料的是,观众不仅没走,还问有没有下半场,“那天我们谢幕谢了半个多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司岗里的唿唤》绝不只是一部艺术家扶贫采风后“交差”的作品而已,它还有其他“妙用”。“最开始,我们想把作品送给沧源,让来沧源的游客因为这场演出可以多住一个晚上。”张旭儒说,后来沧源把《司岗里的唿唤》片段和个别乐章拿出来独立演出,节目演到世界各地去了。
  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与张旭儒相熟,因在丹麦看了沧源的演出,专程去了趟沧源“找木鼓”。“他后来回到丹麦,还组织了一场专门的打击乐演奏。”张旭儒说,佤族人打鼓时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特别能感染人,不仅能感染中国人,也能感染全世界的观众,“这是人内心的一种生活需求,非常真挚的一种情绪。我告诉他们,在上海的舞台上、国际的舞台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用任何修饰,让全世界的观众看一看,我们还有这么一群人是以这样本真的方式生活着”。
  记者了解到,上海音乐学院从1927年创校时就提出“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的办学宗旨。“中国会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真正地、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世界舞台上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中国音乐人应该做的事情。”《司岗里的唿唤》指挥杨茹文说。

0

  • 上一篇:精准定向,推动内蒙古美育生态建设
  • 下一篇:如何提升四川大中小音乐教育教学水平?听专家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