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渐行渐近,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心意?连日来,解放日报“教师节如何谢师恩”讨论引发热议,不少有海外求学经历的读者也纷纷参与,说出他们与老师间的难忘片段———“感谢老师”是世界共同的语言。
师生“欢乐嘉年华”
讲述人:美国得克萨斯州某生物制药研发部经理方立仁
在美国,每年5月第一个周二是教师节,这个周也被称为“谢师周”。在美国中小学,每个学校都有家长联合会。教师节时,家长们联合起来,张罗着给老师“送温馨”。去年,小女所在的斯图尔德小学,家长们给全校老师开了一个聚会。那一天,老师、孩子和家长好像一起“欢乐嘉年华”。
我们家长准备了很多水果、点心和糖果,和老师们聊天。和中国学校有些不同,家长和老师在一起的话题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天南地北“海聊”。我想,这更有助于双方相互了解,可以更好地就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沟通。
而学生这边,一般准备一些独特小礼物。我女儿给她的老师每人送了一个小茶杯,里面装满各式糖果。前一天晚上,小姑娘就挺激动的,她悄悄说出她的“小算盘”:“让老师们吃着糖果就能想起我,甜滋滋的。”虽然礼物很简单,但孩子特起劲,自己动手包装,在每个茶杯把上还扎着一个红色蝴蝶结。老师们收到孩子们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也会特别开心,给他们一个拥抱或亲吻,师生间的互动温暖又自然。
老师打“飞的”来证婚 讲述人: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主任杨志刚
我的硕士、博士都是在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读的,那个年纪,已经不兴教师节了,也不会专门在那天送什么,但这并不影响我与老师间的深厚感情。
我的导师西德尼·里博维奇教授是美国的两院院士,可以说是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专业领域的“绝对大牌”,但对于学生,哪怕是像我这样刚进校的年轻人,同样很尊重,有非常独特的教学方法。例如,我自己钻研的时候,他不会强求我一定去找他;但我学习上有任何问题,他随时会为我解答,就像一个沉默可靠的“领路人”。我还记得,当年我和夫人在美国结婚,他专门坐飞机来证婚,清晨五点赶到我们所在的城市,下午就神采奕奕出现在我身边。
临毕业时,我请人画了一幅中国水墨画送给他。十多年过去了,前些日子我去他家里拜访,看到那幅画就挂在客厅里,顿时心里暖暖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 讲述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龚关
我的经济学博士是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念的,那里是经济学知名学府,却也是最难毕业的地方,每年有60%的人没法拿到学位。我幸运地遇到了我的老师,华人学者甘犁。他层出不穷的新点子、新想法,以及对经济学的热情,好像会感染人一样,让我同样爱上了这门学科。老师言传身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方法,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学习动力。
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情况,老师常常会在感恩节和过中国年的时候,请我们上馆子吃中国菜,一解乡愁。说起来,我好像没有专门在教师节送过礼物,只在回国前觅了套好茶具,希望留个纪念。我想,学生的不断努力,会是老师最大的骄傲;和老师一起探讨、钻研的那些美好时光值得一辈子珍藏。一日为师,终身为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