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国际

从俄罗斯新一代音乐教材看俄罗斯音乐文化教育

2009-08-31
  内容摘要:
  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俄罗斯新一代音乐文化教材,更好的了解俄罗斯现在的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完善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关键词: 俄罗斯 音乐文化教育 教材
  新一代《俄罗斯音乐文化》教材(简称《音乐》)是俄罗斯一部较为综合的音乐教材,是为普通学校19年级开设的音乐课所采用的,它是建立在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基础音乐理论,广泛的音乐文化基础上。在俄罗斯,音乐课全称是俄罗斯音乐文化。通过教材让学生认识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现代和古典音乐经典之作,衡量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个性。
  这套教材分为九册,每本教材都是包装精良的硬皮书面,上面画着孩子们喜欢的各种与音乐有关的事物。翻开书本,你会被印刷精美有趣的的图案所吸引。因为这套教材不单纯是音乐教材,还涉及如油画、雕塑等到许多其他艺术门类,在设计及印刷中也尽量做到真实体现。手捧这套音乐文化教材,仿佛已被这个浓郁的音乐气息所包围,感受和体会被良好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
  一 音乐艺术教育深入人心
  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戏剧院,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到剧院去。在《音乐》低年级部分《在音乐会上》和《在音乐厅》两个章节中,分别向孩子们介绍各类音乐体裁和一些经典作品,比如:在《在音乐剧院》这一章节,引领小学生到音乐童话中游玩,歌剧《彼得与狼》,柴可夫斯基的芭蕾《睡美人》,普罗科夫耶夫《灰姑娘》。《在音乐会上》这一章节中,和学生一起尽可能多的投身于室内乐和交响乐经典作品中,如:肖邦波罗乃滋、圆舞曲、贝多芬奏鸣曲。孩子们从小就聆听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曲,感受到许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用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游览艺术博物馆,也是俄罗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年轻父母对孩子耐心指点、讲解。在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常常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有助于把对周围世界的美的观察和感受,作为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这种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的做法,无疑为音乐国度的文明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艺术张力源泉。
  二.丰富的音乐文化教育内容
  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容被编进教材。例如从格林卡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之后的音乐艺术成就,都被编进教材,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都成为音乐艺术教材的首选,如格林卡的组曲等,柴可夫斯基《天鹅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袭的欧陆浪漫乐风,格林卡作品的俄罗斯民族性生活化,库伊、鲍罗定、穆梭斯基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五人强力集团”,以及斯可里亚宾的不寻常的音色探索,悉数被编进教材。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丰富与繁盛,成为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教材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如七年级教材以内容丰富的《古典与现代》为主题。在学习《戏剧舞台音乐的特征》、《室内乐音乐特点与交响乐》后,了解古俄罗斯音乐艺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义、17 至19 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中的古典主义、17 至18 世纪西欧的启蒙思想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19 世纪文化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9 至20 世纪俄罗斯的艺术生活、20 世纪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20 世纪末艺术的新形式和新体裁等等各个时期音乐风格特点、民族特征和作曲家的特点。分类比较是教材主要的分析作品方法,把莫扎特和普罗科夫耶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一层感受现代与古典音乐之美。又如在《音乐》五年级教材中,被认为是音乐与其他艺术相互结合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文学艺术(散文、诗歌),美术(素描、建筑艺术),剧院(歌剧、芭蕾、滑稽剧等),电影艺术。五年级教材分为《音乐与文学》《音乐与美术》两大部分,让学生把这些艺术形式与音乐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这在与教材紧密联系的练习册中对学生也有明确要求。一些相类似的主题也被予以更广泛的意义,或是学习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或是将造型艺术作品更多的在教材中运用
  教材主要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等。不仅是俄罗斯主要音乐家的作品,包括其他民族的经典作品表现民族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雅的艺术特色。如9年级安排了《传统音乐风格与民族音乐风格的昨天 今天 明天》这一章节;在1-7年级民间创作部分《晴朗,晴朗,不要消失!》这一章节,告诉我们在世界上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民歌:勇士赞歌(俄罗斯)、用繁音节奏写成的生日歌,了解我们的传说,传统节日-忏悔节,相遇春天的节日(和中国的立春类似)。《音乐》5-9年级让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尝试内心对音乐的体验,把握艺术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为中学教材,还加入了人类音乐文化发展过程,透过音乐反映人类伦理道德。通过对现代艺术地学习,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知道二者之间是相互的。这些具有代表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三.以德育为核心,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这是俄罗斯最新的教学大纲的核心和指导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教育范围,它是造就学生精神境界非常必要的有力手段。因此,在这套《音乐》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完善人各方面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全部内容中。主要表现在:第一,日历上的一些重要日子,特别是诸如“五一”节、列宁、胜利日、等一些“神圣的题目”,都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思想品德的极好机会。第二,教材十分注重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并将音乐与生活作为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年级《俄罗斯-我的故乡》这一篇章中,让学生认识了我们的作曲家,歌唱大自然,歌唱我们的土地。卓越的教师、作曲家格里格在一次研讨会上感谢我们的作者编写二年级的歌曲《我的俄罗斯》创作手法独特,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不仅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在通过一首音乐作品的歌词和音乐本身、作品及其作者提供的生活要素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使他们热爱生活中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通过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四.通过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教育孩子们
  苏联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许多教师在教音乐课时常常过分依赖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却忘记了必须注意利用音乐本身的规律及特点来教育孩子。因此,如何通过音乐课在孩子们心中唤起对音乐美的感知,将此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修养、而不是餐桌上淖袅希不是消遣而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基于这种认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也有意做了些尝试。六年级的学生此时正值青少年生长旺盛时期,一些不好的思想倾向油然而生,更多地向往安逸的生活和美好的爱情。这在教材和练习中安排了一系列转变他们思想的方法,如欣赏《罗米欧与茱丽叶》中的音乐片断,柴可夫斯基《序曲》《幻想曲》,普罗科夫耶夫的芭蕾,著名电影等等,让他们从这些优秀艺术作品中得到启发。在九年级接近与完成初级教育阶段,“在生活中什么是真实、善良、美丽?”常常困扰着孩子们,用普罗科夫耶夫和肖斯塔科维期的交响乐(NO.5),现代音乐剧《犯罪与罪犯》就能回答他们。让学生学习这些音乐知识后,能够积极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更多的参加音乐活动。
  卡巴列夫斯基自己也说:“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原则区别,就是在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我们可以把这个观点作为理解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因此教材所体现的内容和方法都是以音乐本身的规律及特点来展开和实施的,他体现了音乐课的特殊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通过这些,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宽了视野,活的良好感知,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文学、造型、艺术及人类文明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五.以专题编排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和内在的连续性
  这套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的。一年级的教材是引领学龄前儿童正确、系统地入门。教材恰当地分为两章节《音乐在我们周围》、《音乐与你》。而在2-4年级的教材统一分为七个部分:1.俄罗斯-我的故乡2.丰富的一天3.教堂之歌4.晴朗,晴朗,不要消失!5.在音乐剧院6.在音乐会上7.音乐家需要的才能,在每一部分中又细分很若干子题目。这种编排的优点在于:第一,既形成了每个专题的相对独立和完整性,是每个主要题目和基本题目都能得以集中讲授和学习,同时有保持了大纲的统一性和专题之间循序渐进的关系。这样,使唱歌、乐理、欣赏、等音乐课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统一起来,而不是彼此孤立。第二,编者之所以这样划分章节,是根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音乐形式而编写,希望教师在正确运用音色这个框架内自由调配,不拘于刻板的公式而创造性地对待课堂教学。第三,经过专题编排顺序和统一安排而获得“专题指南针”。即能够看清全学年音乐课的方向,并以此解决对学生要求的标准这一音乐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任务。
  六.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重教师的键盘演奏能力
  为了保持孩子学习的连续性,新教材中保留了一些与律动有关系的游戏歌曲,其中包括许多传统的民间小调,教师可以将此作为素材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发挥,或编一些非常接近孩子们生活的歌词,甚至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编。这些曲调可以唱,可以跳,也可变成进行曲走步时用,这在一年级教材中使用的非常多。以螺旋式课程设计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曲式等音乐概念,循序渐进,重复同样概念以进行加深加广的学习。
  遵循卡巴列夫斯基思想为主导的俄罗斯音乐教育,十分重视教师的业务能力的精神和学识的广博。教师应具备歌唱、指挥和普通教育常识等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一定要熟练的掌握一门键盘乐器,最好是钢琴,并且,还具备一定的伴奏能力。笔者观看了05、06年全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学大赛,发现虽然在当前现代化电教化非常普及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的范唱和范奏还是亲力亲为。这样的亲自弹奏不仅方便灵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使双方感情更加充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浓郁,教师也会更加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七.创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通过音乐的美来吸引孩子
  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课枯燥无味是最无发容忍的。因此,培养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使孩子们都喜爱音乐并在音乐中快乐的成长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套教材每学年发行一册,厚重的一册约有100多页,每页的插图生动而有趣,配合儿童的心理年龄设计了许多精美可爱的卡通造型与游戏活动,学生初拿到这本教科书虽感到分量很重,但仔细翻阅一下内容,就会觉得这是一本有趣的课本,进而激发对音乐求知的兴趣。在学校主要年级(从六年级开始),编者研究儿童的发展规律制定及补充了学习计划(根据学习的情况,现实社会音乐发展情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激活并利用音乐的能量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教材的培养目标是结合形象化的思维,在课堂上学习广阔的文化(文章、诗歌、散文),如生动的照片、雕塑、建筑、素描、乐理图表、画廊,等等。同时还强调人文精神在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语言发展》《文学》《世界》等),把《造型艺术》和《艺术家的世界》也一起编进了教材。这种运用视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改变了音乐课仅仅限与听的形式。结合笔者的亲身体会,也观看了许多音乐课,总体来说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在活跃课堂气氛,愉快中教学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许和他们自身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也许,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复苏,他们的教育文化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音乐教育是关系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事业,如果把社会音乐文化看成是大环境,那么学校音乐则可以认为是小环境。大小环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从每一堂课和每个教学环境的营造到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个社会的音乐市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乐市场与高素质的观众相互需要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成就了音乐教育繁荣和普及的土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化是培养道德文明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音响是人们道德和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形成美好心灵和纯洁精神的来源。”

0

  • 上一篇:美国艺术教育的观点
  • 下一篇:法国音乐教育体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