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俄罗斯历史上,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不断涌现。
俄罗斯作为“音乐大国”的底蕴不仅体现在为世界音乐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体现在当代俄罗斯音乐家在世界音乐舞台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活跃度,更体现在普通俄罗斯民众在“从娃娃抓起”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下有着较高音乐素养。
从娃娃抓起
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形成于苏联时期,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备的三个层次:以培养儿童音乐修养为目的的儿童音乐学校、提供中等专业音乐教育的音乐专科学校、培养高级专业音乐人才的高等音乐学校。
这一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儿童音乐学校。这些学校受国家财政支持,一般为七年制,开设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笛子等各类乐器教学和声乐教育,在培养和提升民众音乐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6月22日,演奏者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爵士音乐节上表演。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
在俄罗斯,小学生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课,孩子们放学后和周末会去儿童音乐学校学习乐器或声乐,每周上两到三次课。他们基本会在七年内系统学习一至两种乐器以及视唱练耳、合唱和音乐史课程等。
俄罗斯现有儿童音乐学校逾3000所。这些学校选拔机制严格,教师通过孩子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此外,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掌握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耐心、严谨和专注等品质。
奥莉格是莫斯科一所儿童音乐学校的小提琴教师,在校工作32年。她和学生上课均为一对一形式,因此对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演奏能力了如指掌,会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安排课程。奥莉格说,她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师傅带徒弟,“俄罗斯悠久的音乐流派正是这样培养形成的”。
在莫斯科从事中俄音乐交流的诣洋文化公司负责人银丽娟向记者介绍,儿童音乐学校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感知音乐之美的能力,“不是机械地教学生演奏或歌唱,而是让孩子真正去理解和表现音乐”。
完备的体系
在俄罗斯,儿童音乐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有很多演出和比赛机会。对那些展露出过人音乐天赋的孩子,教师们会予以“加餐”培养,为孩子们日后参加各种重要比赛乃至毕业后升入专业音乐院校做准备。
在莫斯科一所儿童音乐学校的校庆音乐会上,孩子们充分展示才华,有乐器独奏、合奏,有童声独唱、合唱。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节目是童声合唱。孩子们在教师指挥下连唱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整座演奏厅内回荡着孩子们稚嫩但格外优美的歌声,他们的精彩表现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奥莉格为自己培养出一批批顺利升入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感到高兴,更为孩子们通过学习实现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而感到欣慰。在她看来,音乐学习能让孩子们相信自己、感知情感,也能让他们在欣赏歌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乐等较复杂的音乐品类时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音乐,受益终身。
音乐教育体系完善与国民音乐素养提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得俄罗斯中等和高等音乐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高等音乐教育方面,有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格涅辛音乐学院等十余所专业音乐学院培养专门音乐人才,在校学生除需完成学院学习任务和作业外,还要提高专业实践性。
正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攻读声乐博士的中国留学生邵鹏介绍,俄罗斯音乐学院为学生提供音乐会、汇报演出、比赛等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表演经验,在演出、比赛中提升专业实力和应变能力。
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读钢琴博士的中国留学生赵婉贞说,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教学系统非常严谨,在莫斯科学习期间还能接触到非常多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演出,对学生未来发展非常有意义。
大众的艺术
在俄罗斯,音乐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可供大众欣赏的艺术形式。高水平音乐演奏不仅出现在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还会出现在地铁站、公园、甚至街头。
2019年5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表演者们在莫斯科春天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音乐节演唱。新华社发(马克西姆·切尔纳夫斯基摄)
以莫斯科为例,市内有不同档次类型的演奏厅,既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演奏厅,也有20年前建成的国际音乐厅。一些博物馆、教堂也有演奏厅,常年举办音乐会和比赛。上述演出安排和曲目信息可提前一个月查到,票价亲民,通常为几十元人民币到二三百元人民币。
记者曾在斯克里亚宾博物馆听过一场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大四学生的独奏音乐会。这位学生向听众介绍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然后进行演奏。对演奏者而言,她得到了锻炼。对听众而言,大家收获了古典音乐知识和内心平静。这场独奏音乐会的票价合人民币不到10元。
每逢节假日,莫斯科市政府还会在公园和广场举办免费大型音乐会,供市民欣赏。地铁站也常有演出。“莫斯科地铁里的音乐”就是莫斯科市政府于2016年发起的项目,邀请高水平音乐家在地铁站演出。
俄罗斯社会音乐氛围之浓厚令从国内来俄罗斯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的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臧婷感叹。她坦言,自己从未想到莫斯科诸多音乐厅的使用率如此之高,也没想到俄罗斯民众对音乐有如此热情。
听众说了算
得益于从小的熏陶及浓厚的氛围,俄罗斯人对音乐演出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如果音乐家演奏水平高,听众会用潮水般掌声让演奏者一次次返场,后者也会加演曲目回报听众的认可。高水平的音乐会常会出现一票难求情况。
俄罗斯人非常尊重和崇拜高水平音乐家,认为这些音乐家不仅天赋高,更靠日复一日刻苦练习才会出类拔萃。所以俄罗斯人无论去音乐厅或是剧院,都很注重衣着打扮,女士们通常扮以精致的妆容。在演出过程中,听众非常注意保持安静,不打扰演奏者,以示对音乐家和艺术的尊重。
而对一般水准的演出,俄罗斯人并不买账。在一场四重奏音乐会后,邻座一位老太太忍不住向记者吐槽演奏者表现力不够,称其中一位小提琴手甚至出现节奏错误。老太太的“辣评”让记者大吃一惊。俄罗斯普通民众的音乐鉴赏力可见一斑。
听众买不买账也直接推动着俄罗斯音乐行业的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音乐人不能“躺平”——若想在行业存活,必须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音乐造诣。
俄罗斯成为“音乐大国”并非朝夕之功。银丽娟认为,俄罗斯音乐学派在世界范围内作为独特的存在,有太多值得学习之处。也正因为此,有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赴俄交流学习,音乐已经成为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之一。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