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一直致力于推动和促进对亚洲文化、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该协会的年度会议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富影响力的亚洲问题研究会议之一。2023年的亚洲研究协会年会分为线上(2023年2月17日至2023年2月18日)和线下(2023年3月16日至2023年3月19日于波士顿)两个部分,共有来自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四千名学者参加。该会议中的许多小组报告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反映了中国和亚洲文化研究中的前沿课题,现就其中一部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小组报告进行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文、乐之间:中国古代音乐与文本关系初探(The Interplay of Music and Literature:Investigating the Music-Text Relationship in Premodern China)
组织者:张楣楣(西方学院)、盛亦惠(密西根大学)
主持人:陈广琛(埃默里大学)
点评嘉宾:Ronald Egan艾朗诺(斯坦福大学)
此小组报告以跨学科视角考察了中国古代社会中音乐与文本的互动。长久以来,诗词、戏文等文学体裁以及大量有关音乐的书写(如乐器铭文等)都兼具音乐性与文学性,虽然我们已无法亲身聆听古时的音乐,但这些文本所呈现出的音乐曲调与文字张力之间的丰富形态依然不可忽略。现有的学术研究尚未充分发掘出文本与音乐之间的紧密关联,而文学文本的音乐性、音乐书写的文学性以及文本与音乐之间可以怎样相互生发,都是值得继续深究的问题。此次小组报告的四位发表人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探讨了文本与音乐在各类文学体裁以及文字书写中的关联,在开启跨学科对话的同时,也意在启发对既有文献材料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刘翠兰(匹兹堡大学助理教授)以晚唐僧人及琵琶圣手段善本为例,从宗教与律法研究的角度入手,讨论了佛教戒律与音乐表演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盛亦惠(密西根大学博士候选人)将清初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与该剧现存第一部全本曲谱(收录于乾隆年间曲家冯起凤所著的《吟香堂曲谱》)进行比较,探究了文人与曲师在戏曲创作过程中相辅相成又相互竞争的微妙关系。
武泽渊(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通过关注明清时期的古琴琴歌,考察了音乐与文字作为两种交流媒介之间的复杂张力。
张楣楣(西方学院助理教授)选取并分析了唐宋时期的部分乐器铭文,提出乐器不仅仅是在公开场合具有表演性质的器具,同时也可以与演奏者或收藏家的个人生平产生联系,从而被赋予私人属性。
四位发表人分别聚焦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乐联动,意在推动文学、音乐、表演、宗教与文化研究等领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
重访金源:从政治史、接受史、文化地理和数字人文角度复探金代文化(Revisiting the Jin from Digital,Political,Geocultural,and Long-Term Perspectives)
组织者:夏丽丽(普林斯顿大学)、殷守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主持人、点评嘉宾:Soojung Han(美国西南大学)
作为与南宋政权(960–1279)分庭抗礼的游牧王朝,或是蒙元帝国(1271–1368)的历史前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1115–1234)在现代学术研究中通常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本专题讨论小组试图通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文史结合的视角,摆脱对金代“(半)游牧”([semi-]nomad)或“蛮族”(barbarian)政权的传统成见,突出其长期被忽视的文化成就与历史重要性。
殷守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追溯了北宋至金朝博学鸿词科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女真统治下科举词科的修辞训练和政治想象,在世界史与政治史视角下提出了贯穿宋、金、元、明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Julia C.Schneider(舍尤莉,爱尔兰科克大学讲师)通过分析《四库禁书》中的明人禁书与清人评注,讨论了明代历史学家如何叙述金朝历史,进而反思清代满族统治者对有关金代女真先人文献的书籍审查,在钳制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具有反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取消文化”的合理性。
在金朝诗歌领域,夏丽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使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这一数字人文工具,呈现了金末文人集团中注重“结盟”与崇尚“文统”的两股势力。
李皖蒙(美国西方学院访问助理教授)展示了金朝遗民在蒙古人治下的北方中原如何将自己置于中国文化地理中,她将元好问《济南行记》用ArcGIS StoryMaps进行数字化呈现,从而揭示了济南大明湖在元好问笔下的道教“洞天”内涵,以及金末元初东平文人群体的历史重要性。
中国中古时代的饮食与感官文化(Gastronomy and Sensory Culture in Middle Period China)
组织者:王婉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主持人、点评嘉宾:Ronald Egan艾朗诺(斯坦福大学)
饮食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课题,涉及文化、人类学、医药历史、宗教和物质文化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对于饮食的研究已经为我们理解从古至今的许多文化现象带来了新的启示。本专题组旨在利用这些见解,强调中国有关饮食的历史文献不仅对“吃”具有影响,还深刻地影响了古代文人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本小组的研究突出了饮食研究中两个互补的方面: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学修辞是如何与它们的字面意义,以及它们所指代的实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看似普通的文本,如食谱,是如何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令人们质疑它们该如何被分类的。
Thomas Mazanec(余泰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研究了晚唐时期的渔具诗如何通过聚焦于渔具本身开创了一种新的隐逸模式,而隐逸文化在中国文学和宗教中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郭子菡以诗歌为例,探索了“肠”(intestines)这一重要的文学意象如何由早期单一的情感象征转变为多元化的符号,反映了唐宋诗人对于饥饿与灵感的思考,也强调了创作、感觉和思想之间的感官连接。
Robban Toleno(杜若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独立学者)聚焦于宋代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从对其思想价值、写作风格和产生地域的研究,尝试对该作品的时代、作者和地域提出更加精确的假设。
王婉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博士候选人)通过分析南宋美食作品《山家清供》对“清供”概念的重要影响,梳理了这一有关饮食的词汇如何在几个世纪后转化为物质文化和艺术史中的重要概念,并探索了其发展历史中一直不变的美学意涵。
这些论文通过各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了不同类型的饮食文本在中国历史的各个关键时期丰富多样的发展路径。
亚洲的嗅觉历史:方法、问题和挑战(Olfactory History of Asia:Methods,Questions,and Challenges)
组织者:Nicole Elizabeth Barnes(杜克大学)、刘焱(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主持人:刘焱
虽然历史学家在感官研究(sensory studies)的跨学科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但迄今为止,感官研究大多关注西方社会,以及除嗅觉以外的感官(如视觉和听觉)。本次圆桌会议聚焦于亚洲的嗅觉历史,此项工作将可能大力推动感官研究这一领域的发展。五位参与者的研究涵盖了古代和现代中国、现代日本、早期现代南亚和古典伊斯兰等多个领域。参与者根据《美国历史评论》首届“历史实验室”——11位嗅觉学者有关气味、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对话——组织了该次讨论。
作为一个整体,此次圆桌会议涵盖了“臭”和“香”两种嗅觉概念。Nicole Elizabeth Barnes(江松月,杜克大学副教授)和Alexander Bay(查普曼大学副教授)讨论了现代中国和日本用作肥料的人尿与人粪的浓郁气味。史料显示,当地人曾经对这种“臭味”适应得很好,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西洋人将此认定为难以忍受的刺鼻气味,而后者正是通过这种认定,来证实东亚人种的“劣等性”,也就是说,殖民主义(Colonialism)在东亚的扩散颠覆了本土的嗅觉感知系统。
刘焱(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副教授)讨论了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古代中国的珍贵香料——龙脑香和藏红花,这些香料被广泛用于医疗和宗教仪式中,因为它们特有的香味在中国被认为具有净化身体和驱散有毒瘴气的作用。
Neha Vermani(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讨论了腐臭和芬芳两种气味在莫卧儿王朝宫廷饮食中的地位,并指出莫卧儿王朝的男性精英们将政治统治构建成为一门身体化的科学,方法是将他们自己塑造为政治和知识领域的鉴赏家,尤其善于体验符合道德规范的感官享受。
Anya H.King(南印第安那大学副教授)讨论了古典伊斯兰文化中香气的作用,重点关注麝香等香水,作为伊斯兰世界最受欢迎的香料,麝香同时深受男性和女性的喜爱,用于标记他们独特的社交空间。
所有参与者意在有针对性地关注视觉以外的感官,更加重视气味的历史,并以此视角来分析气味在不同亚洲文化中所发挥的肯定或颠覆社会与政治价值观的作用。
婚姻故事:清朝和民国的婚姻法律、习俗与批判(Marriage Stories:Laws,Customs,and Critiques of Marriage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组织者:赵梦蝶(南加州大学)、Joel Wing-Lun黄智雄(新南威尔士大学)
主持人:姚平(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
点评嘉宾:杜乐(康奈尔大学)
明清以来,政府致力于推行符合其社会秩序愿景的婚姻法和婚嫁习俗,而在婚姻实践中,人们往往利用现行法律和习俗,为自己谋利。关于婚姻的论述和婚姻实践如何偏离法律和文化正统?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当地的婚姻实践和策略?对于现行婚姻制度的批评如何呈现出婚姻和性别关系的另一种可能性?本次专题小组报告的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思考了清朝和民国时期,婚姻的“合法性”如何在公堂、地方社会以及大众想象中被拆解与重构。报告中探讨的对传统婚嫁习俗的挑战与批判,也为二十世纪性别平等运动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辛佳颐(莱顿大学博士生)使用十九世纪的四川巴县档案,研究婚姻冲突中诉讼双方如何策略性地使用与“拐逃”相关的法律条文。由于晚清四川商业繁荣,外来人口较多,拐逃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当地居民常常在婚姻类案件中控诉对方拐卖妇女,以引起官府重视,无论案件本身是否符合“拐逃”的法律定义。
Joel Wing-Lun(黄智雄,新南威尔士大学讲师)使用一份罕见的1919年潘氏族谱,揭示了晚清和民国贵州苗族地区的寡妇再嫁、“迟落夫家”和姑舅表婚等婚姻习俗,指出贵州当地的苗族家族虽然按照儒家传统编纂家谱,但家谱中却详细记载了家族中妻女的信息,显示了苗族社区在接受儒家文化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当地的婚嫁习俗。
赵梦蝶(南加州大学博士后)分析了《妒律》、《闺律》、《新闺律》三部文学作品对清代和民国婚姻法规的滑稽模仿。这些作品讽刺了对女性“三从四德”的要求,同时也间接对国家法律设计的底层逻辑——即儒家的三纲五常——提出了批判。
Wilson Miu(缪心让,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博士)考察了1938年至1945年期间,广州傀儡政府如何推广浪漫爱情和一夫一妻制婚姻,作为其政权合法性叙事的一部分,构建“非常态”时期的“常态”,全面抗战后,国民政府将婚姻改革暂时搁置,而南部前线的不断变动为跨越前线的家庭关系提供了可能,也成为广州傀儡政府宣传婚姻和家庭稳定的基础。
古代地中海与中国的政治文化比较研究(Comparative Political Cultures in the Ancient Mediterranean and China)
组织者:邱雅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主持人:Griet Vankeerberghen方丽特(麦吉尔大学)
在古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之中,什么才是两者之间的良性关系?中央集权越强越好,还是地方自治权越大越好?怎样才能达到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的权力平衡?本次小组报告通过比较古代地中海和古代中国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研究不同政治文化体系中处理这一关系时的优势和缺失,在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意在探讨不同政治文明的本质区别。
Jordan Thomas Christopher(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讲师)以古代地中海的迈锡尼王朝和中国的商朝为例,讨论了在早期文明阶段前任政治文化的遗产对新政治文化的影响程度,他指出,迈锡尼王朝促使希腊选择了一种不断限制统治者权力的政治模式,而商朝促使后世中国王朝逐步扩大王权。
邱雅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博士生)从帝王巡游的角度,以罗马帝国安敦宁王朝皇帝哈德良和汉武帝为例,比较了罗马帝国和汉朝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她的研究表明帝王巡游不是单纯的消遣行为,也是以游乐之名增强中央集权的统治策略,她还通过比较哈德良和汉武帝在巡游途中的活动,讨论了罗马帝国和汉朝统治者权力来源的本质差异。
章正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比较了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和法国首相弗朗索瓦·基佐是如何解决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这一问题的,面对因权力过于集中而效率低下的政府,顾炎武和弗朗索瓦·基佐无意识的政治偏见使他们给出几乎相反的建议,但是两人都发现地方群体潜在的政治影响力,强调激励地方一部分群体自治。
此小组报告旨在通过对古代地中海和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具体案例的比较,深化了对古代政治文化本质和其遗产的理解,通过对古代政治文化的比较和反思,尤其是不同地区早期文明采用的政治模式、处理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具体策略以及对地方群体重要性的强调,探索了不同政体下处理中央和地方间关系的有效途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