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惠阳吉他荔枝嘉年华吉他音乐会上,吉他爱好者精彩演出。
中国吉他产业未来怎么发展?惠阳吉他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打造中国吉他小镇?淡澳河畔,2018中国(惠阳)吉他产业高峰论坛吸引全国各地吉他业界大咖论道。日前,由中国乐器协会和惠阳区文广新局主办的2018中国(惠阳)吉他产业高峰论坛在惠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乐器制造公司、乐器协会、乐队、吉他制造企业等吉他业界大咖,与惠阳区各相关部门、吉他生产商等齐聚一堂,热烈讨论。
惠阳吉他产业升级是当务之急
惠阳现有吉他及相关企业200多家,产量占全国的60%,占全世界的25%,尤克里里更是占全球的80%,拥有自主吉他品牌120个,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形成了从原材料供给、半成品、电子五金配件、装饰包装、数控机械、成品等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种类覆盖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爵士吉他、电吉他、尤克里里等所有吉他种类。
惠阳区文广新局局长马雄辉介绍:“当前,惠阳的吉他产业仍然存在品牌影响力不明显,产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环境支撑不足,产业间缺乏互动协同等问题,整个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他说,惠阳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吉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打造惠阳吉他产业的文化名片。
“惠阳的吉他产业发展应尽快跳出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模式限制,向更高和更宽的位势去着眼和发力,确实已是当务之急。”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王松美说,建立特色集群和产业基地,是区域企业快速集聚、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阶段,惠阳的吉他产业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但在产业集群特色基地发展的新阶段上,不能再只以规模产量大小、企业数量多少来衡量。
吉他企业要做出特色,百花齐放
“改变是一种痛,但这是一种能够承受的痛。”惠阳区吉他行业协会会长赵延亭说,惠阳吉他产业转型升级不可回避的是环保问题。他说,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智能化、机器化要求更强,面对环保关,没有能力改、没有条件改的必将被淘汰。政府将把更多精力、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企业管理、品牌运营上。
惠州全丰育乐用品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惠阳的吉他企业之一,其负责人蔡赖丰表示:“环保改造是阵痛,但最后肯定是笑,就看谁能挺过阵痛笑到最后。”
萨嘉吉他负责人田家树说,惠阳吉他产业升级要思考:是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还是因为存在而做品牌?他认为,每个吉他品牌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存在的必然性。就像教育要因材施教,每个吉他企业也要特色不同,发挥各自所长,百花齐放。
相关新闻
吉他小镇:音乐创享地,文旅慢享区
在论坛上,《惠阳区吉他小镇产业规划》(2018~2025年)对外面世。按照规划,吉他小镇将依托惠阳现有吉他产业和吉他文化艺术基础,打造集吉他产业集聚区、艺术博览广场、音乐原始部落、文旅慢生活村落为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音乐特色小镇,推动吉他制造向文化、艺术、音乐、工业旅游领域拓展延伸。
规划提出,吉他小镇的总体定位是:音乐创享地,文旅慢享区。吉他小镇产业功能将划分四大部分:吉他产业集聚区、艺术博览广场、音乐原创部落、文旅慢生活村落。吉他产业集聚区是核心产业区,艺术博览广场和音乐原创部落是核心产业的关联服务功能,文旅慢生活是整个小镇的配套衍生服务功能。
吉他产业集聚区依托秋长现有吉他及相关配套企业已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重点建设“一园三平台”———吉他(乐器)制造产业园、乐器电商支撑平台、乐器创意研发与检测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设施完善的专业制造产业园,并配套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产品检测检验等内涵功能,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与完善,为吉他等乐器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环境和服务。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钟其准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