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艺术与生活 > 消费券

除了音乐神童,这本书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莫扎特

2019-12-13
  提起古典音乐,每个人都会想起莫扎特,这位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
 
  3岁开始学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音乐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出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音乐神童"。

  中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在《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一文中写道,“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钢琴家傅聪曾评价说:莫扎特就是“孙悟空加贾宝玉”。孙悟空说的是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千变万化,贾宝玉讲的则是莫扎特音乐中的那份赤子之心和坚韧品格。

  莫扎特一生只活了35岁,但对音乐的创作生涯却长达30多年,留给世人大量丰富的经典作品,并广为世人传颂和借鉴。

  他的一生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短暂却很美丽,活出了真正的精彩。

  有人说,音乐是一门生活艺术,想要读懂它,就需要我们去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寄情于景去接近它。

  人人都爱莫扎特。你我心中都有一个莫扎特的形象,或单薄或丰满,或欢乐或悲情。通过学习这门课,把它变成我们的一份美好,揉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丰富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一起《遇见莫扎特》。
  
  作者:[英] 保罗·约翰逊 著
定价:66.80元
出版日期:2019年3月
出品:建投书局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一位伟大父亲成就的“神童”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在他出生时,就已经出版过享誉欧洲的作品,也是当时最博学的音乐家之一。但人到中年后他似乎认为自己才华已到极限,决定全力挖掘孩子们的天赋。小莫扎特4岁时,他几乎完全放弃自己事业,全力地培养儿子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6岁时被带到慕尼黑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姐姐南内尔作为另一个神童与他同去,尽管已经卓有成就,却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人们总是以年纪小为奇,11岁的南内尔对人人们来说太大了。

  试想在心思纯真、完全无外界负担的童年,有一位造诣如此之高的音乐家贴身24小时地指导学习,莫扎特取得很快的进步也不足为奇,他的姐姐也在很小时就成为了一流的演奏家。

  随后7岁的莫扎特去往巴黎演出。当时巴黎名流聚焦,生活富庶的名流纷纷花钱培养下一代的艺术天赋(一如今天的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把小孩子送到辅导班),少年神童如过江之鲫,莫扎特在巴黎毫无斩获,这说明在一众的少年神童之中,他并不是最出众的一个。

  莫扎特早期的音乐天赋绝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父亲利奥波德,他不仅向他传授音乐知识,而且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的儿子是上帝送给这个世界的奇迹和一份音乐礼物。他是一个十分虔诚的宗教教徒,他坚信让世界相信这个奇迹是他的义务,虽然人们现在会取笑这个奇迹,但他们必须被说明。

  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帮人们度过晦暗和困难的时期,他从不怀疑自己正培养一个天才。莫扎特也深受影响,他很少对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也没有因为哪一些曲子无人欣赏而放弃创作,无论是自娱自乐还是为演出创作,他总是在作曲。

  在《遇见莫扎特》中,作者诚实地记录道:“他之前的早期作品常常被利奥波德捉刀,或由他大幅改动。”一次利奥波德生病,9岁的莫扎特自己做了两首交响曲,专业人士认为“就一个孩子而言,它们仍是值得称道的作品。”

  此时莫扎特已经学习作曲五年,他的作品就孩子而言是好作品,成人而言还需要打磨。我认为这部传记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平实记录,它的“去神童化”,莫扎特是神童吗?算是,但不是不可企及,他在不断地学习,并不是一出手就是惊世之作。

  利奥波德带着儿女在欧洲巡演被认为是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的开始,但积极地来看,这样一位用心的父亲带着儿女四处游学增长见识,这可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莫扎特在很小的时候就积攒了大量的演出经验和对同行的影响力。

  在路上,小莫扎特训练出了随时随地投入学习创作的能力,他可以在马车上作曲;在伦敦,他受到巴赫的喜爱和影响,被允许坐在巴赫的腿上演奏,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和力量;同时他总能收到来自父亲的坚定支持,所以即使一两个作品表现平平,对他来说也没什么,这些能力和信念,也许是他从神童成长为大师的“底色”。

  天才所做的,是忘我的投入和持续的输出

  马尔科姆在他的畅销书《异类》中,分析了莫扎特、比尔·乔伊到甲壳虫乐队的成长故事,用这些人的事例印证了一万小时定理。

  他从四岁开始学习作曲,但是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的,直到20岁左右,才创作出被公认为杰出的作品。也就是说,在多年的锻炼后,他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作品。他靠的并非天赋,而是苦练。

  这个研究是对“天才”这一概念来说,是最积极的诠释。莫扎特的确从童年时代起不断学习创作,留下了数量的惊人的作品。

  对他一生的作品进行盘点,会让人眼花缭乱,除了他给教会创作的几十部弥撒曲、连祷歌、圣母赞主曲,有7部大型歌剧,16部其它歌剧,58首咏叹调,61部交响曲,219首舞曲,23部钢琴协奏曲,以及其它数量庞大的作品。
  他创作作品的数量和速度,如果被一个还没有摆正心态的艺术初学者知道,估计会对自己感到绝望。据记录,他没有创作曲子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个月,或说很少有一个星期他没有创造出一部实质性的作品。

  有件趣事讲,莫扎特在理发时突然来了灵感,他就马上跑去找纸笔,理发师不得不在后面追着他跑。读过他的传记,我发现音乐对他生活的渗透感比传说中他的故事更深。

  莫扎特有三个爱好:骑马、跳舞和打台球。他台球打得非常好,而且他总是在打台球的空隙创作,在他等待自己击球的空隙里抓紧时间作曲,有时他能写出20—30个小节的片段。后来他在家里放了台球桌,一个人打台球的同时创作,速度更快了。

  因为喜欢跳舞,莫扎特创作了大量舞曲。当时维也纳的舞会上用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的舞曲,他也为朋友们无偿创作,他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其实是舞曲,这部分并没有带给他很多收益,但他喜欢为自己和朋友们创造这种在一起的乐趣。

  在这样的高强度创作下,他被后人最为称颂的作品,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钢琴协奏曲(K. 466,K. 482,K. 488)数部交响曲(K. 543,K. 550,K. 511),大多数出自他最后的十年,这时候他已经和音乐共同生活了20年,能驾驭神乎其技地驾驭各种乐器,这么看来显得不足为奇了。

  如果莫扎特生活在现在,先不说他能得到的收入有多可观,如果他开设“寻找灵感或创意”的课程,估计全世界的人都要趋之若鹜。

  作家、作曲家、画家、设计师,这些和创意灵感相关的领域,人们把灵感当作一种难以用逻辑解释的似乎是神的旨意的瞬间获得。

  因为它无法用常理获得,艺术家们常常苦于“没有灵感”而无法创作,这痛苦有时会引发他们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例如酗酒、自残、甚至是吸毒——这些年影视圈的“表演艺术家”们倒是常常这么寻找灵感。

  作为每天像作曲机器一样创作的人,莫扎特不需要借助这些手段,他不缺灵感,或许说,他没有表现出担心自己“才思枯竭、无法创作”。是随时随地全神贯注的自制力,和多年持续稳定的输出成就了这样的一位天才。

  令音乐不朽的,是一个快乐纯真的灵魂

  皮特·舍弗的戏剧《莫扎特传》中,他为莫扎特竖立了一位对手音乐家萨列里,他才华平庸且世故圆滑,与剧中莫扎特纯真的孩童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并直言莫扎特对于人情世界一窍不通且全然不顾,同时兼有狂妄的个性,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人生。

  戏剧作品或是坊间传闻喜欢把一些杰出的人物塑造成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的形象,并最终下场凄惨,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故事是为冲突为亮点来吸引观众的,但读传记会让发现,这完全不同于真实的莫扎特。

  莫扎特出生的时代对乐师并不友好,那是由皇帝和教会统治的时期,作曲家的身份并不被认可,也很少能有额外收入,想要体面地生活只能受雇于皇室或教会做乐师,地位仅相当于男仆。

  莫扎特辞去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这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但本身他也不太喜欢萨尔茨堡的音乐环境,于是搬去了维也纳。

  他在维也纳作曲、结婚,凭音乐方面努力创造收入,他的收入来自五部分:教学、委托歌剧创作、公开音乐会、私人音乐会和出售乐谱。虽然来源很多样化,但由于当是没有版税的概念,乐师的地位也不高,所以莫扎特的收入也是时断时续。
  在那个时代的经济原因,人们之间借钱十分流行,我想和现代人都要在信用卡里透支一些钱差不多。据说同时代的狄兰·托马斯把写借钱信也变成了一种习惯,他写借钱信的时间要远多于写诗的时间。

  莫扎特也时常需要向朋友借钱,但这并不表示他的生活穷困潦倒。他在维也纳居住过的几套房屋都宽敞明亮,位于城市中心并备有一间大的聚会室,他还有一匹马供锻炼使用,有一个贴身男仆,有私人马车外出和旅行,还很多有他个人风格的着装。

  无论怎么看,莫扎特的生活在当时已经是中上层的水准了。

  外界说莫扎特孤立无援,是因为他没有得到当时教皇的资金支持,但这里面有政治原因,并不是因为莫扎特的性格孤傲难以相处。

  恰恰相反,作者记录了他一生中在交朋友方面都没有遇到过问题,他是个爱开玩笑并且十分快乐的人。

  有评论说:“如果当时莫扎特一家在旅居伦敦时安顿下来,那么音乐史将会被完全改写……因为莫扎特的存在将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八方的英杰。”

  海顿、贝多芬这些伟大的音乐家都很有可能也随他搬来伦敦,可见他的身边围绕着的能一起切磋的音乐同道中人有多少。

  这也是莫扎特的音乐受人欢迎之处,它给人们增添了许多快乐。作者认为莫扎特是一个天性快乐的人,认为追求快乐天经地义,没有理由阻止人们享受一小点纯真的愉悦。

  这和人们印象中悲惨的英年早逝的艺术家形象完全不符,我发现全人类都有一种“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想法。人们倾向于相信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悲惨的这一观点,好让自己平庸的人生得到一点宽慰——至少我还没那么惨。

  莫扎特令人惋惜之处在于他去世时年仅35岁,传记中真实地记录他是死于发热性粟疹热,这是维也纳最好的两位医生发布的官方死因。

  以当时乐师的位置,萨列里基本上没有改变医生死因报告的可能,所以说莫扎特是死于下毒是无稽之谈,说他的人生是一场悲剧更是戏剧夸张。

  以他的创作的作品数量和他的生活方式来看,他的短暂的一生比大多数人都过得更加充实快乐。

  只是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音乐大师因为一场城市的传染病就轻易地夺去了生命,但人类肉体之于大自然是如此的渺小,再伟大的头脑和才华无法与之抗衡,像华语界的黄家驹、邓丽君,无不是突然离世,只留后人惋惜。

  的确,他经历过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谁又没有呢?但他没有把精力放在那些不公上面,依旧满怀激情的创作,因为他热爱音乐、朋友、生活、和这个闹腾的世界。

  他音乐能够一直长盛不衰,也是因为里面传递出来的欢快和乐观,宽恕和接纳的精神,这些也正是莫扎特短暂人生的灵魂呈现。

    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

  英国知名记者和通俗史学家。他出生于1928 年,高中毕业于一所天主教独立学校,后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20 世纪50 年代,保罗进入新闻界,以其左派政治观点开始引人瞩目并先后担任《新政治家》杂志的记者和编辑。进入70 年代,他在政治上转向保守,后成为撒切尔夫人的演讲撰稿人之一。他著作等身,写作超过40本图书,涉及时政、艺术、宗教、旅游和历史等。部分中译作品包括《知识分子》《摩登时代》《乔治?华盛顿传》《创作大师》《英雄》《时代的印记》《丘吉尔》《美国的历史》《艺术的历史》等。

  2016 年,他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以表彰其在文学上的贡献。他育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丹尼尔?约翰逊也是一名知名记者和作家,现为《立场》(Standpoint)杂志编辑。

  内容简介:

  人人都爱莫扎特。你我心中都有一个莫扎特的形象,或单薄或丰满,或欢乐或悲情。对于保罗?约翰逊来说,
  他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莫扎特,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尤其擅长撰写历史人物),还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多有契合,更因为他们都热爱音乐和美——在这一点上,相信你我也是如此。

  保罗在书中简要梳理了莫扎特的生平,包括作为神童的青少年时期、作为宫廷乐师的萨尔茨堡时期以及作为自由职业音乐家的维也纳时期;他还结合莫扎特音乐作品的主要体裁,包括宗教音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列举了其中的重要作品及他的个人最爱作品。

  对于一些历史聚讼,保罗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关于莫扎特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他的财务状况(包括那些让许多莫扎特热爱者感到难堪的借钱信)。由丹尼尔?约翰逊撰写的附录则讨论了莫扎特八九岁时在伦敦居留15个月的经历,并假想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是莫扎特当初选择定居伦敦,音乐史又将是怎样一副模样?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邮轮游学才艺嘉年华   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扶持计划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

中国音乐教育网公益扶持部微信号:csm351、中国音乐教育网.樂助理微信号:csmes351

 

0

  • 上一篇:Z时代素质教育消费场景:家长选报艺术体育课程最多
  • 下一篇:音乐品味也影响孩子智商,早教音乐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