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产品与品牌 > 产品发布

大数据时代下,文化产业何去何从?

2018-11-11

原标题:金诚集团丨大数据时代下,文化产业何去何从?
       互联网经济引发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了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和社交方式。
       中国文化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国目前门类最齐全的文化企业。很多传统文化产业正在或已经搬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企业正在主导文化产业并购和资源整合。
       文化产业需要与互联网相融合,走新型产业化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内容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内容信息化,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是绿色、朝阳产业。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以及“互联网+”文化产业新型业态的迅猛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与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 激发了全民关注、生产与参与热情,也带来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颠覆与创新。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01.文化消费水平低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文化生产投资和国内文化产品消费的强力驱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长此以往,投资不是你想依赖就能依赖。
       扩大国内文化消费摇身一变成为拉动文化生产、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强心剂。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处于5%左右,农村则更低,而欧美发达国家占比高达30%。
02.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却只能与实体经济“尬聊”
       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
       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 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
       这种文化产业和实体经济的互相渗透,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得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生产性服务较差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03.供给短缺矛盾突出
       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有待完善,文化供给短缺情况明显。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基础仍然相对薄弱, 总量规模偏小,融资困难,产业广度、深度、速度、质量、效益都需要明显提升。
04.“走出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正逐步朝外输出,然而其依旧是我国国际贸易的短板。我国国际贸易统计中涉及文化产业的三个门类出口额占我国出口额的比例从 2006 年的 2.4% 下降至2013 年的1.8%。
“互联网+”衍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新业态是传统产业组织方式的新表现。
       新业态不是要形成一个新产业,而是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新业态就是在特定产业发展层次和阶段,在新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新的消费需求显现或者被挖掘、新的规制变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新产品、新商业流程、新服务模式等全新业态。
       它包括了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以及连接,又细分为互联网企业主动融合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企业主动融合互联网,互联网型文化企业。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服务升级,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
       网络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它具备渠道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制约文化消费的“没钱”和“没时间”两个问题。
       互联网对于文化产品商业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以其传播优势,正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的营销渠道。并且作为兼容性极强的主流平台,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可以和很多行业广泛合作。它激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消费市场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了供给。
消除壁垒:互联网打通文化领域产业链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
       如 2014年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开播时与腾讯视频进行了战略合作,在电视直播和在线互动进行了创新式的结合,开辟了“网台互动”模式。
       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释放文化发展潜力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改变投资消费失衡的格局,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把消费需求作为投资的重要引导。
具体措施为:
       1.利用互联网加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提高市场化程度,缩小供给缺口。
       2.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实现网络报刊、书籍、电视节目的传播将会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
       3.利用互联网规范产权保护文化生态。保护网络版权、培育正版消费理念有利于激发内容创作者的活力,是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基础,也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未来是一个场景社会的时代,从内容到线上、线下的体验结合,中华民族有自身五千年积淀自己可识别性的美学和文化,独特的文化张力,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互联网这一神奇的科技打破文化传播的单一效应,冲破时空的限制,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链接在一起,形成了更加高效率的“盈余”产出,不论是商业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得以即时呈现。

0

  • 上一篇:震撼!这场充满科技感的音乐会完美诠释了良渚文明!
  • 下一篇:他用互联网改变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