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中小学

音乐鉴赏:中国音乐教育史理论研究,美妙的旋律永不停!

2018-12-18

  众所周知,在学科领域建设中总是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导论,正是因为前人的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才推动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研究,进一步构建音乐教育史的知识理论体系。在中国的音乐历史道路上,音乐教育史研究的知识体系是在诸多的成果和文献基础上进行多次系统的梳理,掌握真实的历史信息,继而创造、更新、编制而成的。
  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发展研究
  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对我们国家音乐教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在古代就已经埋下了音乐的种子,这属于音乐的萌芽阶段。


  (一)夏、商、西周。我们国家音乐的发展起源于这个阶段,并且音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夏代是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教育在这个时代开始兴起。到了商代、西周,教育制度得到了深层次的发展,音乐开始萌发,人们意识到了音乐为他们带来的乐趣。西周时期,已经有专业的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并且学习音乐的学生也有很多。如“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东序为学干戈羽禽舞之所,由乐师主之警宗为演礼习乐之所,由礼官主之”。这段记载了人们在音乐的学习上还是较为重视且正式的。经过研究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在当时音乐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不作为当时入仕考试的标准。音乐运用在官宴、娱乐以及祭典礼仪等,音乐在当时是达官权贵才能享受的东西,这种教育在当时不是学习知识而存在的,学习歌舞技艺为的是满足统治阶级的娱乐,而不是满足国家对于人才的需要。
  (二)秦、汉。秦朝在当时已经统一了中国,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由于政治上的稳定,经济在当时得到了快速发展,音乐在当时更是以娱乐形式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由于秦朝在当时较为奢靡,音乐教育在当时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在汉代时期,乐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是西汉当时最为重要的音乐研究机构,汉乐府主要负责音乐表演、创作、搜集民歌和训练乐工。音乐教育思想方面,董仲舒承袭了儒家观点,重视礼乐教育,他认为“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 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他认为音乐教育是可以促进社会稳定以及人们生活和谐的,这种音乐教学思想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教学,促进了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隋唐、宋元时代。隋唐、宋元时代还是中国经济繁荣的时代,社会的稳定为音乐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音乐教学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当时,不仅是官学音乐得到了快速发展,民间音乐也迅速崛起,并且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太常、太乐、清商、鼓吹诸署以及教坊、梨园等,都是当时专业的教育机构。这些音乐机构虽然从事音乐表演,但是在音乐人才的选拔上也十分严谨,培养出了许多专业的音乐人才。音乐机构的设置保证了音乐的长足发展,为封建社会输入了许多音乐人才,促进了统治阶级的稳定。这种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制对我们后来的音乐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学的进步,音乐书籍的出刊以及乐器制作水平的提高,音乐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四)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呈明显衰退趋势,受科举制度的影响,音乐教育已经不受人们的重视。音乐教育的传习都局限于技艺的传教,且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宫廷宴乐或城镇各类娱乐圈中俗乐活动的需求。这个阶段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思想上的限制,人们对于音乐教育便有了新的需求。


  二、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发展研究
  自1897年盛宣怀创办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07年的《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制定了师范音乐教育制度,标志着近代音乐师资培养体系的诞生。从此,中国音乐教育有了正规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制度。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里,师范音乐教育经历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抗击外敌等不同历史阶段,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中国近代化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为我们日后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师资培养萌芽阶段。19世纪末,洋务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学堂的开设,但是师资力量却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1897年2月,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打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大门。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师范教育正式以独立体系被确立。1906年,福建全闽师范学堂开设了一年制的音乐专修科,成为中国最早设立音乐专修科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教育方面,张之洞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在课程设置上确定加入音乐课,里面包含着乐典、风琴、钢琴、唱歌等科目,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师范学校,开创了高师音乐教育和艺术专科教育的历史。1907年的《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确定了音乐教学的目标。并且音乐教材在当时有了初步发展,陈邦镇等编译的《音乐学》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师范学校音乐教材,为以后师范音乐教育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奠定了初步基础。至此,音乐教学初具雏形。


  (二)师资培养体系基本确立。辛亥革命的胜利,确定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瓦解。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民国政府也进行了教育改革。1913年,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和《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课程设置中必须涵盖音乐的教学内容,为音乐教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后,中国教育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学制中,音乐在学校成为主修课。1919年,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创办了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音乐师资的学校。由于教学标准的确定,学校的课程内容发生一定性质的改变,音乐教学在当时发展态势良好,为社会上培养了许多音乐方面的人才,不仅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还促进了音乐教学的发展。此时,近代化的音乐师资培养体系基本确立。
  (三)师资培养逐步完善。1927年-1949年,中国经历了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国家受战乱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发展较为动荡,教育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也较为艰难,但是这个时期的教学发展却为我们带来十分宝贵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焕然一新。1937年教育课程的设置中音乐教育就占据了很大的比重,1939年音乐教学内容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解放战争之后,音乐教育已经和普通学科一样在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音乐教学的重要地位正式被确立。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史的探究是音乐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理论研究,其意义在于建构中国音乐教育史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推动音乐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在现代理论教育学习中,音乐教育发展史的理论研究也是为了让当代学子更好地了解、学习该课程。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换代, 高校的音乐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其教学形式也在逐渐多样化,逐步形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特色的完善的教育体系。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 也是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更是今后继续深化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0

  • 上一篇:厉害!耒阳一老师获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等奖
  • 下一篇:第三教育发展共同体研讨活动在美琪学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