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早教

钢琴学习高原现象研究,成功得益于家长的配合和老师的耐心

2019-07-06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是有所下降。在钢琴的学习中往往表现为,学琴一段时间后,学生演奏技艺停滞不前或后退,兴趣减低。老师的教学这时易出现僵局,教学计划无法进展。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有的成功了,有的尚待研究。
  张弛(化名),男,2000年12月生,2009年9月转跟我学琴。当时已经有一年多基础。教材情况是:9月3日,第一节课,复习大汤1;第二次课上儿钢1,两套教材同时进行。10月底,大汤1结束,接小汤2,儿钢继续进行。11月中旬,小汤2结束,上拜厄,儿钢继续进行。11月底,儿钢1结束,专门弹拜厄(大拜厄)。12月中旬,有相当难度的拜厄72条,竟然是自己练会的,以前这个年龄的学生中,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一条都是需要手把手教的,这充分说明每个学生的潜力都不可小视。
  2010年1月初,拜厄第一遍弹完,2月底,拜厄第二遍弹完,上《趣味钢琴技巧》和《哈农》,根据我的理论,进入车尔尼是第二阶段(初级阶段),第一阶段(入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识谱,第二阶段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我用《趣味》代替599,使得过度更自然。《哈农》是练习手指的,放到这个时期比较合适。
  5月初,《趣味》1结束,上《趣味》2,同时学习四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低声部,当时的几个学生中,张弛弹的低声部是最好的。
  6月初,由于学习紧张等原因,学琴似有进入“高原期”迹象:状态差,情绪浮躁,弹琴问题多,错音多。我当时采取的措施是报名考级,这样的话教材基本上停了,开始弹三级考级曲子。8月初,考过3级,当时状态仍然不好。我发现家长总是催,不断地提醒孩子该干什么,不准干什么,这可能是导致孩子浮躁的原因。假如一个人整天跟着你,不断提醒你,干这个干那个,不准干这个,不准干那个,你什么感觉,没有自我了呗!考级过后,上杜维诺依176,一直到年底教材在缓慢进行,同时学习《童年的回忆》、《北风吹》、《献给爱丽丝》等曲子若干首。
  2011年前半年,什么教材都进行不动,参加考级,学习曲子,换教材,都是为了延缓高原期的到来,但是还了来了。勉强学会了考级的几首曲子,8月份勉强考过6级。但是,我的无计可施,学生的厌学,家长的无奈贯穿其中。还好家长是相信我的,做到了很好的配合,没有去抱怨,计较,给了我一个研究的机会。
  用半年时间来学习考级曲子,教材停止,是若干年前最差的教学方法,我曾经狠批之。然而这个现实又无奈地摆在了我的面前。这次考级前,我应邀到一培训中心讲课,这个培训中心正好距离张弛家很近,我已经计划把张弛介绍给这个培训中心某知名钢琴老师。什么都说好了,学生情况,进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等,某老师也准备好了。然而当准备给家长打电话时,我还是犹豫了:换一个老师,无疑摔掉一个包袱,新的方法或许钢琴可以弹得好些,但是我追求的孩子健康成长中情商的重要内容,有可能就此画上了句号。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准备咬牙坚持,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将是重大的。
  8月,这次考级过后,开始学习即兴伴奏,2011年11月,弹成《拉德斯基进行曲》,也算一个成绩。
  即兴伴奏的学习一直持续到2012年5月,期间学习了大量配好和弦的歌曲,但是从专业角度讲,进步缓慢,可以说几乎没有进展。此量变积累得估摸差不多了,5月份教材及教学方法突然改变,开始集中学习音阶琶音,到7月初,所有的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包括属七和弦,减七和弦就顺利进行完了,其他学生直到9月份,还没有进行完。
  此举开创了一个新的记录,也宣告了长达一年半的“高原时期”结束。现在的状态是,愿意上课,喜欢练琴,家长不催,兴趣浓厚。另外,理论课的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理论课有一个集体环境,学生愿意上。
  近一年半的“高原时期”可不是好滋味,对于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一种煎熬,这里面,教师是主导,目标明确。家长配合是关键,家长必须完全放开,相信老师,计划才能进行。好比下棋,谁多看一步,就有可能取胜,败者往往是顾及了眼前得失而没有预料到下一步的战况。何为“远大理想” ?只看眼前得失,理想永远不可能“远大”。有句话说,人不成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立即要回报,岂不知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
  那正是:计较一节课的时间,不如计较一节课的效果,计较一节课的效果不如观察一个月的效果,观察一个月的效果不如关注一学年的成果(2012-10)。

0

  • 上一篇:中国艺术歌曲三题|黄璐博士厦门音乐学校讲座圆满成功
  • 下一篇:关于中职音乐的乐理,教学的创新探讨,真是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