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中小学

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2023-01-15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创造出大量的带有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的民族音乐。随着社会的更迭和历史的进步,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相互交融,从而让中华民族具有了带有自身民族烙印的音乐文化。而这不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托。从高校建设的意义来看,其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渠道,同时也是传扬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目前正处于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提升高校在民族音乐方面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价值理念,提升高校学生对于民族的情感依然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对此,也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付诸实践。
  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高校学生拓宽自身知识视野,并有效增强情感体验。教材作为高校在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和技巧的重要载体,目前,高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均是学界音乐研究者在严谨编写和筛选下形成的,确保高校学生在音乐方面能够获得更加专业的学习。但是,从音乐教材的内容来看,普遍存在民族特色音乐文化占比较低的问题。同时,民族特征与地域特色也很难察觉。因此,由于内容上存在的滞后性,使之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学习,显然面对当前社会对于音乐素养多样化的需求,学生很难应对。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变通,让民族音乐文化在其中更好地进行融合,就能够充分拓展学生在音乐中的视角和知识视野,确保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特别是汲取到其中特有的内涵和沉淀的文化所带来的重要力量,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做到这一点,也有助于高校学生养成民族意识,提升综合素养,并不断向世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有助于高校学生培养民族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在各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民族音乐的形成是其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但民族音乐的形成不仅仅是各个民族现实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包含了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精神,使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如果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更好地融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产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特有的认知,帮助增进学生对于我国民族的认同感。不仅如此,有了民族音乐的融合,还能让高校学生深刻感受到各族人民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无论是谁,想要获得财富创造,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并不懈奋斗。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正是有了各个民族的群力,才造就当前中华民族的盛况。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和自豪感,使之从内心深处提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第三,有助于高校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促使社会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在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人们也更加关注其精神文明的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培养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素质时,应当加强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做到这一点,不仅是让学生更好地关注不同民族的音乐,同时还能有效促进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学生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更可以实现对自身音乐审美的提升,拓宽音乐眼界,并不断扩充民族文化,帮助自身更好地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与价值观,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
  首先,通过创新音乐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更加正确的认知。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国家更加关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素养的提升,并非仅仅是做好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此同时,民族音乐的发展,也让高校音乐教育的革新有了更好的契机。理论作为实践开展的基础,想要使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好应用,第一步应当使音乐专业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音乐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例如,在《高山流水》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面向学生诠释其中所包含的道家思想,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天然魅力。此外,还应当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内涵,并掌握其所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和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素。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蒙古族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山歌、戏曲的差异,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现,让学生深刻感受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差异和特色,了解不同语言演唱的民族音乐作品,切实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独特意蕴,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和素养。
  其次,通过优化音乐课程设置,展现民族音乐文化所包含的重要价值。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都是以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为基础并不断发展的。在传统音乐教学活动的构成中,教师往往在其中占据主动地位,向学生单方面传递相关的音乐知识。而作为真正学习的主体——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特有内涵和魅力,只能机械化地按照教师授课方案进行学习,缺乏学习激情。对于这一情况,高校应当进一步进行音乐课程的调整与优化,通过课堂教学,更好地展现民族音乐文化所包括的特有魅力。同时,结合其他形式,为学生创设具有浓厚民族音乐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在感受民族音乐文化之美之后进行实践的环境。
  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民族音乐文化深刻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对民族音乐文化加以学习,教师的指引是一方面,学生的主动创新也同样重要。因此,在音乐教学之中,教师首先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文化,并集合教学中所产生的实际需求,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确保教学效果的大大增进,让学生深刻掌握民族音乐的内涵。与此同时,课堂教学还可以融入现代化技术,通过场景的模拟,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确保其能够主动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举例而言,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其中呈现音频与视频,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不仅如此,相关最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使之在丰富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增强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参与民族音乐学习的意愿。(作者:祁伟耿,硕士,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声乐系副教授)
 

0

  • 上一篇:优化音乐教学策略 培养优秀合唱人才
  • 下一篇:音乐师范生主课应该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