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头条

端村艺术故事

2019-12-10
“雏菊”引来“候鸟” 田埂上响起咏叹调
 
  10月20日,一场名为《田埂上的咏叹调》的音乐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在其中一个节目芭蕾舞《四小天鹅》中,台上有8只小天鹅,“4只”是来自北京的孩子,另外“4只”则来自一个陌生的地方——端村。

  “端村人年均收入水平在全国农村里算中等偏上,但我第一次来端村,让村里的孩子为我唱一首歌时,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能完整地唱出除国歌以外的歌曲,这让我意识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可能从来没有艺术的参与。”李风说。

  李风是公益机构荷风艺术基金会的创始人,祖籍端村。虽然他从未在端村生活过,但这里依然被他定为“雏菊工程”的起航地——帮助那些被艺术教育遗忘的农村孩子收获自信、改变命运。

  前奏:

  艺术教育,不为培养艺术家

  9月19日,一辆北京牌照的中巴车行驶在安新县的乡道上,经过一段颠簸的道路后,缓缓驶入端村学校的大门,十几个人依次下车,一早到校内等候的端村学校副校长田卫斌立即迎上前去。

  来到学校的是荷风艺术基金会聘请的老师们,带队的是新九州爱乐乐团团长兼指挥高宾。在端村,他面对的并非职业演奏员,而是质朴的农村孩子,这在他看来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教端村的孩子肯定不比教北京的孩子容易出成绩,然而音乐是无边界的,艺术没有城乡之分,这里的孩子有权利学习高雅艺术,我们也有责任为他们播下艺术的种子。”高宾说。

  的确,艺术没有城乡之分,端村学校的硬件条件也已让人看不出城乡差异。但在几年前,孩子们还只能在很小的老平房里上课,当时,李风了解到情况,和几名投资人一起,联合当地各级政府,修建了设施齐全的新校舍——就是今天的端村学校。2013年9月,附近5所老旧小学的师生们搬进了端村学校。

  早在捐建初期,李风就有将艺术教育引进端村的想法,并在老校区开始了尝试。2011年春节刚过,李风顶着漫天风沙来到端村,想组织一支管弦乐队。当地的老师将孩子们集中在报告厅里,李风为孩子们播放了两首交响乐视频: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和德沃夏克的《思乡曲》。李风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天空灰蒙蒙的,因为天气冷,孩子们穿的棉袄、羽绒服都很厚,站在讲台上向下望去,一个个鼓鼓囊囊、五颜六色的孩子静静地坐着。李风看得出来,他们不是陶醉在音乐中,只是规矩地坐着。孩子们眼神中的茫然和好奇,夹杂着窗外呼啸的北风,伴随着交响乐和视频画面,让他五味杂陈。

  “我知道这些孩子中出不了几个艺术家,但我们依然要做——改变这些孩子的内心和精神面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习惯,给他们超越田间地头的视野,最终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李风说。

  副歌:

  谁是最不靠谱的人?

  随着新校舍的动工,李风的艺术教育工程同步启动。除了开设绘画、合唱、话剧课,还有管弦乐和芭蕾。李风请来了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和中国爱乐乐团的乐手,每周一次从北京到端村为孩子们上课。李风给自己和这些老师起了个名字,叫“候鸟老师”。这群“候鸟”一坚持便是8年。

  在所有老师当中,最难选的是芭蕾舞老师。正为师资犯愁之时,有朋友向李风推荐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老师关於。李风火急火燎地找到了关於,说明来意,令李风没想到的是,关於答应得很痛快。出于对芭蕾舞的热爱和坚持,关於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广普及芭蕾舞,总冒出一些天马行空的点子,常被冠以“不靠谱”。但见到李风后,关於告诉同为芭蕾舞教师的妻子张萍:“我今天碰到了一个比我还‘不靠谱’的人,他居然想把芭蕾舞送到乡村去。”

  两个“不靠谱”的人一拍即合,关於、张萍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加入了“候鸟老师”的大军。在最初的几堂课上,关於不仅给孩子们介绍了芭蕾舞的基本规范和纪律,更将他们的家长请到了教室,手把手地教家长为孩子梳适合芭蕾舞的发型。6节课后,关於给李风打电话,邀请他来端村看芭蕾舞的阶段汇报表演。李风很诧异,短短不到两个月,汇报什么表演?

  但是,当看到几个孩子表演的《四小天鹅》片段时,李风和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感动了:教室里,一群穿着芭蕾舞服的女孩,伴随着熟悉而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窗外,是冀中平原的田野,广阔苍茫。

  李风和关於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为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感动时,端村村民中悄然流传起一些风言风语。“他们肯定是要收钱的,先免费让孩子学,过一段时间就找咱们要钱了。”“他们坚持不了多久,这么来回折腾,保不齐过一阵子就不来了。”更有甚者说“他们没准儿是新型的人贩子,来拐卖孩子的”。

  一周、两周,一个学期、两个学期……8年过去,村中早已没有这些流言。孩子们也从最初怯生生地说话、打招呼逐渐变得自信起来,他们身体挺拔,言谈举止优雅,开始慢慢释放自己,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这让田卫斌感到很欣慰。“乡村教育总体上缺少老师,艺术老师更是奇缺,甚至出现音乐老师、美术老师去教数学、语文的情况,也有的正相反,音乐课、美术课由数学、语文老师来代课。”田卫斌说,“但端村孩子是幸运的,几乎端村学校所有的孩子,每周都能上一节艺术课,每个孩子几乎都能因艺术而变化。”

  不是尾声:

  通过艺术影响孩子,

  通过孩子影响明天

  这些年来,总有人对李风做的事情产生质疑:一个基金会要想为乡村做点事情,最重要的应该是扶贫,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你们送芭蕾、送音乐,这些东西并不是乡村最需要的,甚至不是必要的,有什么意义呢?

  面对质疑,李风认为,这涉及究竟如何认识艺术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艺术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是阳春白雪,有钱有闲的人才能涉猎,其实,艺术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应该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对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艺术甚至更重要,因为艺术能树立孩子们的自信,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怀着这样的想法,李风将自己在端村的“试验”称为“雏菊工程”。

  “雏菊”引“候鸟”飞来,把热情和爱留在端村学校。这里的孩子们在艺术教师的指导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走上了北京、上海的舞台,走进了央视演播室。高宾说,从这学期开始,艺术课程将进行优化调整,保持传统优势项目,巩固弦乐教学,加强管乐教学。

  尽管“雏菊工程”风生水起,但李风清楚地知道,乡村地区的艺术教育总体上依然很薄弱,一个人的努力只能解决几个学校的几千名学生的艺术教育问题,不可能覆盖到几千万中国乡村儿童。于是,在“雏菊工程”进行到第3年时,李风开始重新设计模式,最终演变成现在的“桃李工程”。

  “桃李工程”的出发点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尽可能便利的方式推广艺术教育。荷风艺术基金会选择了“合唱指挥”这门课先进行教育实践。这门课在国际上已经有过成功经验,即先给基层教师们做短期培训,然后他们回到各自学校,组织孩子们学习合唱,使艺术教育以近乎裂变的方式推广开来。到目前为止,李风和荷风艺术基金会已经进入23个省区市的103个县的近2000所学校,培训了数千名教师。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邮轮游学才艺嘉年华   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扶持计划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

中国音乐教育网公益扶持部微信号:csm351、中国音乐教育网.樂助理微信号:csmes351

 

0

  • 上一篇:一年又一年,这位高校音乐老师在支教路上谱写爱的旋律……
  • 下一篇:中国美术馆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建美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