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产业

包钢精神的美学阐释——评歌剧《双翼神马》音乐会版

2019-12-13

  5岁那年,我听大人们说我父亲到长春“拍电影”去了,影片叫《草原晨曲》。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部与开发白云鄂博矿山相关、与包头钢铁公司创建相关的故事片。半个多世纪过去,电影的详细内容已鲜为人知,但同名插曲却一直广为流传,歌曲的第一句就是“我们是双翼的神马”。近3年来,包头民族歌舞剧院矢志不移、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于在“纪念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60周年”之际,把歌剧《双翼神马》呈现在了舞台上。那么,这将是怎样的一匹“神马”?推动她腾飞的美学力量又是什么呢?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老包钢人,19岁就曾在包钢第二子弟中学教音乐。经常带学生到厂区劳动的经历,使我懂得了洗煤、选矿、焦化、耐火、炼铁、炼钢、轧钢、轨梁等许多二级厂子之间的工作关系,也领悟出这种关系所成就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工人们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即产业工人精神。当《双翼神马》用“歌剧——音乐会版”的艺术形式讲述包钢轨梁厂发生的事情时,审美期待的迫切,不言而喻。

  这是一部讲述老中青三代包钢人故事的剧作。

  剧中,象征第一代包钢人的“孟父”,是创建包钢的元老,也是缔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包钢精神的代表。为了给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插上钢铁之双翼,他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从他为儿子取名“孟兴钢”便不难看出,强悍的中国钢铁梦,已融入到他们这一代包钢开创者的血脉中。

  第二代包钢人孟兴钢是全剧的主角。在承上启下的位置上,他既要继承父辈的包钢精神,又要推动晚辈在高科技挑战的实践中继承、发扬、深化新时代的包钢精神——“坚忍不拔、超越自我”。而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都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包钢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科技和生产不断改革、市场经营和分配制度不断改革,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包钢人”的精、气、神和生存状态。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对于钢材不断升级的质量需求,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是孟兴钢的性格发展和命运构成中吸引观众的一个悬念。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么,作为“前浪”的孟兴钢是否会被“拍在沙滩上”呢?随着剧情的发展,他起起落落的命运,也象征着包钢跌宕起伏的命运。“孟兴钢”的心理愿景,能否在破旧立新的涅槃中再次“兴”“钢”呢,这是构成这部大歌剧戏剧冲突的美学推力。

  “我像亲人一样,为你送行;我像长辈一样,为你送行”,感人的唱段,诉说的是老一辈包钢人告别老旧的机械设备时,恋恋不舍的依依深情。因为这些“老伙伴” 不仅见证过他们灿烂的青春和有价值的生命,也让他们挺起了钢铁的脊梁,获得过太多的尊严和成功。那些眼泪流淌出的何止是不舍,更多是在为第一代包钢人的大局观和集体主义精神而感动。因为他们深知,不能舍弃,就很难前行;不肯弃旧,就很难出新。虽然相依相伴形成习惯,不离不弃造就感情,而社会发展的规律却一定要尊重!

  美学家宗白华说:戏剧的主人公往往有两个价值,“一个是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价值,一个是在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层的价值。”前者,造就现实主义;后者,造就浪漫主义,孟兴钢的形象塑造显然属于后一种。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吸引人、感染人的显在要素是“歌”,激发观众强烈兴趣和打动人心的尖锐冲突,与“歌”共同构成的就是“剧”。提点人、引导人、震撼人的思想性便寓于二者之中。这是歌剧的“双翼”,也是歌剧《双翼神马》在美学力量推动下展翅高飞的保证。

  观剧过程中,掌声多次响起,几乎都是对男主角孟兴钢和女主角铁花(孟兴钢之妻)大段唱腔的喝彩。但是,细究这些掌声的心理动因不难发现,既是因为两位演员的歌唱技能、歌唱水平、表演能力是中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在不同的规定情境中,他们的表演那样自然、那样松弛、那样生动鲜活、那样感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一位非凡的“幕后英雄”——作曲家耿升先生。77岁高龄,仅用77天左右的时间,便创作出在中国歌剧界并不多见的乐曲精品,令人敬佩、令人叹服!他的创作是精品,是这位老艺术家将毕生的艺术才力、能力、魄力、功力、精力融为一体,合乎生活逻辑、合乎情感逻辑而让音乐在旋律和节奏中,在和声、配器、曲式、复调中,能够走进观众的心里、走进人们的灵魂深处。

  要为剧中每一个角色谱写出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命运的乐段,没有对钢铁工人生活的谙熟是不可能的。当几首重要的咏叹调赢得热烈掌声时,就是观众情不自禁地在叹服这位“老艺骨”对“神马”腾飞的美学阐释。如孟兴钢的咏叹调《一条堂堂正正的路》、铁花的咏叹调《归来依旧是少年》,以及该剧的主题歌《双翼神马》等等,均令人感慨不已。充分体现其美学智慧的还在于“包钢精神”是通过这些相对独立的作品内在的逻辑性体现出来的。那么,什么“路”是“堂堂正正的路”?当男中音用浑厚的音色告诉观众“我们的铁轨连起来就是一条路”时,观众的心理关切产生了。当“平整结实有韧度”“相知相守有温度”的歌词蕴含着“一带一路”的思想品质时,观众的掌声就是对“包钢精神”在音乐中的美学认知。

  既然“路”是堂堂正正的,为什么还会有“归来”之说?这就是紧紧扣准孟兴钢性格与命运的一段故事了。

  开场伊始,轨梁厂技术方案没有错、生产实践没有错的钢轨产品,竟然被退货了!为什么?对于身怀绝技的技术领军人物孟兴钢来说,如雷轰顶。不能紧跟科技进步的速度,就会被时代抛弃,这是无情的铁的事实。由此,与时俱进还是因循守旧,不断创新还是拒绝进步,个人英雄主义还是集体英雄主义,便在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中深化着戏剧冲突。

  于是,酒成了他麻醉自己的“良药”,提前递交退休报告,是他与现实消极与赌气的无奈。但是,根植于血脉中的“包钢精神”是麻醉不掉的!因为情感,是责任的基础!对包钢的情感、对钢铁事业的情感、对祖国荣誉的情感,使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败局,重新振奋了“包钢精神”。为此,当“路”上难免有岔路口时——既是企业发展难免的,也是孟兴钢人生的岔路口,应当继往开来的孟兴钢能否不迷失?迷失之后能否再“归来”?“归来”之后能否“依旧是少年”?就是铁花对丈夫的转变所抒发的思想和感情了。在《归来依旧是少年》中,她唱道:“没有承认平庸而默默离场,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这种桀骜像极了你奉献了一辈子的包钢。”显然,这一句既点出了作品的主题——“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包钢精神是如何在现实中“落地”的,又对男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做出了交代。重复显现其音乐美学力量的是歌词“这种桀骜像极了”在旋律中重复了两次,而“像极了”这三个字则在歌声中重复了5次,5次啊!毫无疑问,这是音乐家耿升先生在对包钢精神深切理解基础上的美学表达,是与导演、编剧、歌唱家、舞台美术设计家们共同形成的美学合力!

  孟东,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后第三代包钢人的象征。作为高科技人员,他深入第一线探索,积极学习世界顶尖的科学技术,锐意开拓。当他联手蒙古族女科学家诺敏以及研发团队将稀土钢以高品质推向市场时,他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和支持,也把“生活应有的样子”之“浪漫主义”风格托举了起来。

  高尔基说:“现实主义中也会有某些浪漫主义的症候,这种浪漫主义在健康的精神高涨时期是不可避免的和必然的。而我们现在体验着的正是这种高涨。”

  令人难忘的还有一段三重唱,那是出现在第四代包钢人即孟东之子“孟一路”(暗喻包钢正在和即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出生前医院里,孟兴钢、铁花、孟东等3人错落有致的唱段,既贴近生活真实,符合人物心理,又是包钢精神的具体体现,非常出彩。即将当奶奶的铁花来到产房外,看见老伴儿孟兴钢和儿子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就在她发问:“怎么样”时,儿子也不约而同地在发问“怎么样”,男高音、女高音交替多次出现的“怎么样、怎么样”节奏紧密,旋律急促,但是当观众听明白了铁花问的是产妇生产的情况,而孟东问的是稀土钢研制的情况时,观众感受到了,一心关注企业命运的新一代包钢人也在成就“神马”之“双翼”!

  就这样,特定人物的特定心理,在每一个音符中激情跳跃着,准确而感人,细腻而赏心;特定情境特定冲突在旋律中时急时缓,热浪迭起,入耳入心;寓于音乐中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不断升华。由此,一个艺术原理凸显了出来:倘若没有对包钢工人生产和生活的深切了解,没有竭力为时代而创作、为包头而创作、为包钢而创作的美学追求,没有对产业工人精神和包钢精神的由衷礼赞,没有用包钢精神去表现“包钢精神”的执着和探索,任何艺术家都很难在《双翼神马》腾飞之时,能够真正阐释“包钢精神”!

  包钢,是因为白云鄂博而建;白云鄂博,是大自然对草原人民的馈赠。当剧中出现了那片草原,出现了悠扬而深情的蒙古族长调,自由而奔放的蒙古族舞蹈,质朴而大气的蒙古族风俗时,生成“包钢精神”的这片热土,在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充满朝气、充满希望。是的,具有崇高特性的审美对象,无论第一代第二代包钢人,还是第三代第四代包钢人,在他们的心灵中都会有“艰巨斗争的烙印”,那就是在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双翼神马》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是包钢这匹“神马”向更为广阔的天宇翱翔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邮轮游学才艺嘉年华   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扶持计划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

中国音乐教育网公益扶持部微信号:csm351、中国音乐教育网.樂助理微信号:csmes351

 

0

  • 上一篇:加强管理和自律 让数字音乐付费更有“底气”
  • 下一篇:2019广州地区音乐教培行业情况分析,如何实现流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