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社会

思想者|曹伟明: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发声方法却与意大利美声相似,这个山歌不寻常

2019-02-12

  【编者按】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要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充分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民歌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上海市文联委员曹伟明研究员以上海青浦田山歌为例,阐释了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唱响这一“上海好声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是他在“长三角地区田山歌保护与传承”论坛上的演讲。
  上海是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源头,更是具有丰富民俗音乐资源的重地。相信大家都听过《紫竹调》《四季歌》《一分钱》,这些民歌为什么能传唱至今?具有江南特质的文化是其生命力所在。然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江南地区还有多少民间音乐的文化遗产依然能够响彻于田间巷口,流行于口口相传,可以演化为上海都市独特的旋律,成为“上海节拍”?这个问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我愿意就此分享个人的一些观点。
  “吴声杂曲,并出江南”
  上海民歌溯源而上,离不开江南文化这个母体。江南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蕴藏和悠久的历史,具有“古文化”和“水文化”的特色。它根植于水乡民俗文化的土壤之中,富有江南的神韵和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江南地区先民的善歌、善乐、善舞,丰衣足食、男耕女织,与水拼搏,冷静、机敏、富有冒险的性格;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的向往。
  长三角地区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神态、形态和心态以及共同的生存方式。《吴越春秋》记载,“吴与越同音共律”,有着相同的语言和音乐旋律。这里既有温文儒雅的吴文化、激越高亢的越文化,还有在吴越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而江南民间音乐,其曲调高亢嘹亮、悠扬婉转,既抒发了感情,又丰富了生活。其内容广泛,歌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感情真切,表现细腻,情调委婉,形式朴实,代代相传,流传广泛。江南处处,民歌阵阵,此起彼伏,从“日出东方一点红”唱到“日落西山鸟归巢”。江南民歌这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江南民间艺术瑰宝,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民歌的艺术特点
  江南民歌,丰富多彩,风格迥异,或清丽动人,或温柔敦厚,或深情绮丽,或委婉曲折;或奔放大气,“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为心声。江南民歌,具有水乡的灵秀,江南的灵气,那水天一色、碧波涟漪的江南“水文化”,好似涓涓细流,孕育了水粼粼的民间音乐,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其人听人喜、能唱能传的艺术魅力,来源于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一是独特的语言魅力。江南民歌作为一种口头创作的文艺形式,地方语言对它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糯柔的方言,鲜活的口语,使音乐旋律别具一格。柔美、委婉、妙曼、连绵,令人陶醉。因为融进了这些优美、温婉、清丽的方言,让当地人听来格外亲切、自然。对身处异乡的江南游子来说,耳听得熟悉浓郁的江南乡音,增添了无限思乡之情。在异地人听来,江南民歌借助似水的方言,款款流进听者的心田,使人赏心悦耳。
  二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江南民歌口语化、生活化、音乐化,通俗易唱,歌词创作有感而发,见啥唱啥,毫无雕琢之感,抒发了歌手们的真情实感。如:“吃唔肉,还唔壳”。(《螺丝经》,唔即我)。又如,湿嗒嗒、薄嚣嚣、蓬蓬松、锃锃亮、干呼呼、白漾漾,这些来自民间的口头语,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歌词中也常常带有江、河、湖、浜、桥、水、鱼等水乡的特点。在江南民歌中,民间方言、土语入歌,俯拾即是,情趣横生,格外新鲜。句式新颖自然,旋律独特美妙,洋溢着江南水乡的民俗民情。
  三是强烈的抒情色彩。江南民歌善于自我抒情,以期沟通人们的心灵。它们抒发感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直接表达,有间接吐露,或直率,或委婉,或柔美,或刚健,还善于运用幽默俏皮打趣的口吻,抒发胸中的情感。这种不尚修饰,着力于艺术白描的手法,常见于民歌的即兴抒情之中。质朴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四是比兴的指物借意。江南民歌的创作善于运用比兴、隐喻双关的艺术手法。所谓指物借意,是一种运用双关的表现形式。这种运用双关语、谐音而创作的民歌民谣,运用尤为广泛,多用于情歌之中,含蓄地吐露出歌手的情感,增添了民歌的内涵,显示出一种委婉动人、隐蔽含蓄、生动曲折的艺术美。
  五是自由的句式特征。江南民歌的歌词,一改其他地区民歌上下对称,方正形式的结构,四平八稳的节奏,平庸呆板的句式。句式长短不一,自由发挥,灵活运用,富有伸缩性,增大可容性。
  六是丰富的结构形式。江南民歌变化多端的句式,为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感情,提供了依托的框架。形式为内容服务,让江南民歌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一唱三叹,变化多端,回肠荡气。
  七是跌宕的节奏起伏。江南民歌的韵律抑扬顿挫,歌词是不拘字数的,相当自由,可以随着感情的需要,似竹筒倒豆般痛快淋漓地予以铺展,乍看似乎啰嗦、冗长,实则增加了语言色彩。也可以回环复沓,如和声一般,能加重歌调的语气和情感,改变句式的呆板划一,藉以表达跌宕起伏的感情,对所述内容起到了强调作用,增强了民歌的深度和厚度。这种跳跃的节奏,飘飘荡荡,增强了韵律美,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有这些,可谓是各尽其妙,赋予了江南民歌鲜明优美的音乐感,使之琅琅上口,广泛传唱。
  八是优美的旋律曲调。江南民歌在唱腔设计上,往往分为几个声部,插进了许多辅助语辞,使声调更加丰富和复杂。既有应和,也有轮唱。这种一唱众和,此起彼伏,不仅使演唱各有特色,而且情景也颇为壮观,达到了珠联璧合、感情饱满、细腻动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效果,从而使江南民歌的音乐具有流畅细腻、和谐柔润的特色。
  上海田山歌传承与发展的“青浦模式”
  田山歌曾流行于上海青浦、松江、金山、奉贤等郊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歌。青浦田山歌在江南文化的民歌百花园中,有着独特的风姿。它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繁荣而繁荣,也受到中西文化碰撞的影响。歌手们在田山歌的创作过程中,继承发展,融会贯通,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非凡的创造力,不断丰富田山歌的曲调,拓展田山歌的表现内容,追求其创造美、艺术美,叩开人们的心灵之门,让青浦田山歌长唱不衰,艺术之树长青。
  但不可否认,青浦田山歌也面临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瓶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田山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伴随农村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也逐渐淡化,加上田山歌手的年龄老化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呈现出后继无人的困境。
  对此,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的青浦区,对上海田山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政府主导,形成保护合力。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青浦就十分重视田山歌的搜索和整理。在青浦全区的中小学里,开设青浦田山歌的教唱课程,由老歌手们传授青浦方言、田山歌歌词和音乐,让学生们从小熟悉喜爱家乡的田山歌。1998年,青浦发起了江浙沪毗邻地区田山歌的展演研讨活动,对长三角地区田山歌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进入新世纪,为了进一步展现田山歌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承田山歌的特色文化,彰显田山歌的音乐魅力和人文价值,创办了“水乡音花”江浙沪田山歌展演活动。通过展示、交流、演出,挖掘田山歌的音乐韵味,扩大它的品牌知名度,提升田山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展演活动中,将创新元素融入原生态的田山歌文化,伴以舞蹈、表演唱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田山歌重新焕发新的光彩。如:青浦的田山歌表演唱《妹依杨柳望情郎》、田山歌音乐舞蹈《阿婆茶》,嘉善和吴江的《五姑娘》《采菱妹子》《长廊荷影》《江南桃花雨》等,都在传统的田山歌音乐旋律中,融入了现代节奏的江南小调。
  “水乡音花”长三角地区田山歌展演活动,秉承了“共享、创新、交流”的主题,通过各种田山歌形式和内容的交流、互动、借鉴,探索了田山歌保护、传承和创新之路。每两年一度的“水乡音花”,成为江浙沪三地交流田山歌保护经验和传承策略的一个重要平台,构建了当今社会田山歌的继承发展广阔舞台,为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样本,被列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
  (二)吸纳地气,链接传统文化。
  田山歌如何让现代人接受和喜爱,这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首部田山歌音乐剧《角里人家》作出了积极尝试。《角里人家》将国家级非遗项目田山歌与音乐剧结合,这个独特创意使其在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众多群文节目中脱颖而出。
  古镇朱家角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朱家角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引来谭盾、张军等文化名人,但百姓总希望古镇有本土的民俗拳头文化品牌。经过当地文化人的构思和创作,本土田山歌音乐剧《角里人家》应运而生。《角里人家》的演员选拔,吸引了全镇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报名与角逐,38名演员和60名合唱演员最终入围,年纪最大的70岁,最年轻的不满20岁。在《角里人家》排练的两个月内,古镇家家户户可闻田山歌声,这既是一次音乐剧的排练,更是一次田山歌非遗文化的传承。
  《角里人家》以1953年青浦田山歌唱到北京为背景,讲的是一段曲折有趣的爱情故事:田山歌王子根生和音乐老师叶茂因唱田山歌而结缘,历经曲折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对观众来说,田山歌的赶老鸦、拔长声、倒十郎等数十种江南小调能一场听个遍,还是头一次。一幕连一幕的朱家角农耕文化展示,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摇快船、江南船拳、阿婆茶、粽子舞、走三桥……在专业和业余演员的共同配合下,朱家角177位当地居民手持农具,用自己的歌喉,演唱了自己的心声,展现了江南人精彩的人生和富裕的生活。
  在《角里人家》创作演出中,田山歌这壶芳香的“陈酒”,纳入了音乐剧的“新瓶”。田山歌音调高亢,旋律起伏大,经常出现高八度的大跳进,如此性格鲜明的田山歌音乐如何与音乐剧这个舶来品相融合,作曲者煞费苦心。最终,主创人员用音乐剧的表现手法,为每个角色设计了专有的主题曲调,角色不用出场,音乐一起,观众就能知道谁来了。90分钟《角里人家》,唱段是清一色的沪语,作曲者根据演员不同的发声特点编排音乐。在第四幕第三场中,还用交响乐的方式呈现原汁原味的田山歌,整整十分钟,完全没有添加任何现代音乐佐料,让鲜活的原生态田山歌独具风采和魅力。
  《角里人家》把根植于田间劳作而创造的民间歌谣和诞生于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跨界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浦田山歌音乐剧创作演出的成功给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非遗要盘活和激活,必须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农耕文化的题材、田山歌的旋律、别具一格的农具道具、引人入胜的音乐剧形式,凸现了田山歌独特的艺术魅力,焕发了“上海声音”的青春,成为上海“非遗”继承发展的现实版典范。
  (三)资源活化,实现跨界融合。
  民族的即世界的,但是这里有一个走向世界的过程。把青浦田山歌与世界音乐元素、国内众多民歌手跨界融合,成为青浦音乐人的创意。
  2007年至今,朱家角每年都在金秋十月举办“水乡音乐节”,这是一场以原生态民歌和现代民谣为主,集民歌创造实验、电子摇滚等多样式于一体的民间音乐嘉年华。音乐节的水上、岸边、庭院等水乡空间和场地为演唱场地,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民间音乐歌手参与,让朱家角每个角落、每个转角,都能听到中外民间音乐。
  2015年,“水乡音乐节”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其中,既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牙买加、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的外国歌手,也汇聚了国内诸多民歌手,演唱华阴老腔、台湾民歌、青海花儿等,让青浦田山歌找到了“非遗”的朋友,借鉴吸纳,共同发展。每年的“水乡音乐节”,不仅让青浦田山歌有了展示演唱的音乐舞台,而且追随世界民歌创新节奏,为来朱家角旅游的中外游客,带来了浸润式的江南文化体验。从古宅庭院到时尚中心,从古老茶楼到风情水岸,营造出水乡独特的聆听音乐的氛围,让青浦田山歌的旋律,盘旋在江南的水里、船上、桥畔,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在人们的心中产生共鸣。这种长效且有保障的活态传承,激活了青浦田山歌的青春活力,延长了青浦田山歌的艺术生命。
  (四)激活记忆,加大传播力度。
  上世纪90年代,青浦文化馆运用田山歌的音乐素材,创作了一批新田山歌,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期广播音乐会”成功联办了“水乡现代风”的创作歌曲演唱会,涌现了《走向辉煌》《水乡恋歌》《五月的阳光五月的风》《领略一番水乡情》等具有江南风格、水乡特色、现代节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歌。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青浦区运用田山歌音乐素材,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江南诗性的歌词,用糯柔的吴侬软语的旋律演唱了《上海之源》,成为代表上海形象的声音,向世界各地的来宾问好。这首由田野走向舞台、由原生态田山歌改编的上海民歌,让中外游客听了既兴奋又震撼。确实,青浦田山歌的发声方法和意大利的美声唱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那样的高亢、自由、发自肺腑。它与内蒙古的长调、陕北的信天游、宁夏的花儿等民歌一样,具有独特的音乐韵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方式的转换,传播途径的转变,田山歌赖以生存的表演场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生态的田山歌如何既保持好原汁原味,又要被年轻人接受?在这方面,青浦作了积极尝试。他们与上海著名作曲家安栋合作改编青浦田山歌,在地铁17号线上拍摄了微电影《上海节拍》,采用田山歌的旋律、现代的表演,采用视觉和听觉双管齐下的现代传播技术,运用rap时尚的节奏,让“上海声音”奏响现代的节拍。据了解,《上海节拍》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一周内点击量便突破50多万次,进一步扩大了青浦田山歌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如何唱响“上海好声音”
  江南的灵秀,造就了田山歌的灵气。根植于秀丽水乡土壤的上海田山歌,浸透了江南风情的汁液,让人们能够闻见花香,看见草绿。歌手们用江南人特有的气质,用最简单的艺术形式,展示出生活深刻的体验,抒发细腻缠绵的感情,让人们体会其内涵的丰富和深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在新时代如何唱响这一“上海好声音”,也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动上海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在上海民歌的创作及发展中,要加强民族化的建设,重视向具有烟火气的江南民歌学习,向民间歌手取经,吸取艺术的营养。诚如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所说的:“创作音乐的是人民,我们音乐家只不过是把它改编一下而已。”只有贴近群众的火热生活,吸纳地气,了解群众的审美情趣,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倾吐心中的真情实感,毫不矫揉造作,才能创作出为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有特色、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
  二是文艺工作者要更新观念,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生活的脉搏,推陈出新,树立起上海民歌的品牌意识。事实证明,“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在上海新民歌的歌词创作上,要富有时代精神的生活气息,提高文学性,不能无病呻吟,孤芳自赏。在新民歌的音乐创作上,要吸取江南民歌中的优秀素材,化腐朽为神奇,强化艺术性,让清新、通俗的旋律,飞进人们心灵,感化人、凝聚人、激励人。
  三是在创作和传播上,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生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让新的内容、新的旋律呈现出新的面貌。不断弘扬、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色,调动好江南民歌的音乐素材,加快音乐节奏,丰富音乐旋律,创造出富有民族特点和民俗风格,富有时代特征和现代色彩,具有渗透力和感染力的精品佳作,使“上海好声音”面向大众、深入人心、走向世界、引发共鸣。
  在创造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求得创造。未来,要进一步营造上海民歌保护传承的良好发展生态,面向大众化,立足现代化,开发和利用江南民歌、上海民歌的文化资源,不断培育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地方性的民间歌手和民歌佳作,繁荣上海新民歌创作,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创造出更多类似《紫竹调》《一分钱》《茉莉花》《太湖美》这样的具有江南文化特点的“上海好声音”文化新品牌。
  【思想者小传】


  曹伟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青浦区文联主席、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等。国家文化部专家库成员、上海市群众文化专业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民俗文化等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楼定和摄(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0

  • 上一篇:王国维的音乐教育思想
  • 下一篇:「两会锐视角」满足群众需求,加快培育优质教育资源